从财务视角如何解决出口制造"四缺三升问题"
2022年1月6日会计实务每日一题:来自于会计老兵的朋友们的专业讨论(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
案例:
“四缺,是指,一缺芯,二缺箱(集装箱),三缺电,四缺人。缺工人,缺技术工人,也缺愿意做制造业的二代接班人。
三升,一是人民币升值。有企业说:“人民币一年多从7.1(美元汇率)升到6.4,毛利率在10%~15%的企业很难盈利。”
二是原材料、人工等成本涨价。有企业说:“上游能涨的都涨了。”
三是运费涨。从东南沿海运到美国西岸的集装箱运费,最多时涨了十几二十倍。”
来源《宁波“扫地僧”,为中国制造扫出了怎样一条路?|| 大视野》作者:秦朔
/s/bkf-MxS_2lwQV1zouDTx2g
案例财务问题分析:
问题一:从财务的视角看如何解决四缺三升问题?
会计老兵试答:
”四缺,是指,一缺芯,二缺箱(集装箱),三缺电,四缺人。“
一缺芯、四缺人,从财务来看,实际上都是一个问题产品的定价问题,建议学习日本企业目标成本定价法,丰田等企业都是按目标成本制定销售价格。
第一点:长期改进收入订单订价为浮动价格:
需要调整产品的价格,按市场价格快速购买到所需要的”芯“以及按劳动者所需要的合理报酬雇用到和日本企业一样长期可以钻研技术的各岗位的合格“工匠”,自然就会有企业的接班人。当然,主要还是先要与客户将价格浮动合同订立起来,以“芯片”以及劳动力价格为浮动条件加上企业合理的利润率来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的生存。当然,第一步是要制定出企业的真实的目标成本以及核算的方法,需要有好的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以及学习正确的定价工具。并学习与客户谈判的能力,并订立出在当前环境之下的浮动价格合同。
第二点、短期改进提升内部管理能力。解决“缺箱(集装箱),缺电”的内部管理瓶颈:
从缺芯和缺人都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存在的短板,
其一是核心供应商或者说核心部件都存在价格的不确定性。需要找到长期的合作伙伴或者学习日本企业自研芯片等上游核心部件,通过行业集体投资入股或者交叉持股的方式解决供应链的长期稳定问题。
其二是供应链上管理上或者生产管理上存在不断改善的空间。
运能或者产能管理需要改进并平衡好长期与短期订单的关系。需要找到有长期能力的运费供应商订立长期合同以及改进企业的不断改进企业的产能,将能耗不断的降低或者提升单位能耗下的产能效率。比如短期通过倒夜班来解决限电的问题,当然可能存在加班费的提高,但一样是一种提升现有产能利用率的方法。运能上还是需要与供应商谈判或者按第一点与客户谈判来解决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各自消化一部分,保证企业现有利润。
问题二:从现金流管理看在“四缺三升”面前如何保证企业的现金流的健康?
会计老兵试答:
其一、现金流现金缺口预测:
需要运用现金流短期预测工具对企业现有订单情况之下的短期三到六个月的现金流进行预测,并找到快速找到现金缺口。
其二、现金缺口融资:
运用现有融资工具通过融资合作伴伙找到价格合理的融资工具,并进行融资活动,保证资金的充足的到位。融资工具需要与企业的订单进行灵活的匹配,又要价格合理,企业利润可以负担。
其三、参与企业的价格浮动谈判:
从现金流融资角度提出,融资所需要的价格成本。以及对客户和供应商的信用合同账期的提升改进和日常管理。
问题三:现在的主流出口融资产品是什么?如果用融资产品保证企业的现金流以及平衡好利润与增长的关系?是要有利润的收入增长还是要有现金流增长的收入订单?如此应对当前的挑战与机遇?
欢迎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