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梨到薇娅,税务筹划了啥
薇娅被罚了13个多亿,本来不想写这个东西,后来想一想,随便说说我的看法吧。
13个多亿,我从网上看到一个评论,说通货膨胀是不是把我们忘记了,怎么大家一出手,都是以亿来结尾的。
先说说税的问题
我听说薇娅的税务筹划是某四大做的,但是我不确定,我只是听说,不做任何评论。
当然,四大目前都有非常专业的个税服务团队,甚至在家族办公室方面,四大这些年也一直在探索。
我们不管谁做的,首先,这个所谓税筹的做法,肯定是有问题的,我曾经也做税筹做了一段时间,很多税筹公司聘请我做顾问,专家之类的,绝大部分的税筹我认为都有问题。
其次,高净值人群,是一个我们非常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的财富非常多,面对这类人群,医生的服务,律师的服务,和会计师的服务是不可获取的。
而能够服务高净值人群的会计师,非常稀少。
从开始整治娱乐圈开始,我就觉得,网红一定跑不了。
直播和电商的快速发展,让很多网红的财富快速增长,而且过度集中,这跟国家目前的共同富裕大方向是完全违背的。
所以,一定会出手,从这几年的动作来看,出手就是大动作,小打小闹没意思,什么范爷,爽爽,瞄准的就是这些。
这不是新鲜事了,包括当年冰冰的阴阳合同,我们在十几年前踢球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是签的这种合同。
这些名人出事,也刚好给普通人做了一次大范围的税务宣讲,我认为对财务界是好事情,一个好的财务,价值的体现。
很多知名的演员,运动员,甚至是企业家,也都去带货了,我在车晓的直播间买过好多东西。
我挺喜欢,在我喜欢的人的直播间里,买一些东西,然后看他们瞎唠。
首先,所谓的税务筹划,翻译的接地气一点,就是不想交税。
税务筹划不就是不想交税吗?没有第二个理由和目的。
既然不想交税,有时候我经常在疑问,为什么你能不想交,就不交呢,这个标准在哪里呢?
所有的税务筹划,都是依据国家政策来做的。
那为什么还会被查呢,这其中,必有漏洞。
从市面上看,那些搞税筹的咨询公司,有很多,压根就不懂税。
不懂税为什么还能做,因为他们能拿到政策。
什么政策呢?
无非就是税收洼地,委托代征,核定征收而已。
所有的税务筹划,都跑不了利用这三个政策而已。
我们看所有的处罚,都指向一条,就是业务不真实。
在我服务过的所有的税务筹划案例中,其实所有的税务筹划方案也好,咨询公司也好,都把业务真实作为头等风险,他们不是不懂,但是他们真的不懂。
或者说,实际上他们就是冒风险,因为有利益,这个风险值得冒。
很多咨询公司给的方案就是,提供交付物啊,制作合同啊,这就是能够证明业务真实性了。
开票基本都是咨询费,服务费之类的。
但是,税务局是傻子吗?
连全世界都知道的手段和小把戏,税务局不知道?
不可能,只不过税局懒得理你而已,但是税务局一直都盯着呢。
有人说,个人确实提供劳务了,然后挣了钱,为什么不能做经营所得呢?其实看起来也没问题啊,确实是经营所得啊。
除了单纯的经营所得,为了更多的降低税率,一定会利用个独或者工作室,利用个独或者工作室,就一定会做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下来的税率,简直不能用低来形容,是非常非常非常低。
我见过的最低的,可以核定在1%以下,大部分都能核定在1左右,就算中间倒把手,加两个点,三个点,甚至有的加到10个点的也有,比起45%的最高档的税率,也很厉害了。
为什么能核定出这么低的税率呢,那就需要洼地了。
比如大家熟知的霍尔果斯,这种地方全国各地数不胜数,上海的崇明、金山,天津的武清,北京的房山,安徽的芜湖,江西,重庆,山东,河南......
为了当地招商引资,所以给出更优惠的税收政策,甚至还有返税。
现在问题就来了,你办公地在上海,然后你去安徽开个个独,然后在安徽交税,你觉得,你真实吗?
所以,只要你不把团队放在洼地,并且在当地开展业务,你就可以被定义为虚构业务。
目前,税务的动作非常大,正在积极的打通银行等各个机构直接的数据交换和联通。
这种数据交换会变得非常可怕,万物互联,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有很多企业,名人,不是想违法,而是他们不懂法,尤其在于财务上,所以,优秀的财务,在未来非常重要。
那么薇亚会蹲局子吗?
必然不会的,因为你只要在限定期间内,把税款和滞纳金补足,就完事了。
那么,她砸锅卖铁,也会把这些钱交上的。
所以晓庆生不逢时,放在现在可能也不需要过牢狱生活了。
但是我觉得蹲监狱并不丢人,这种难得的人生经历,人生的错误,或者人生的低谷,对于一个强大的人来说,会塑造更强大的人,就如同晓庆的自传:人生不怕从头再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就看错后的自己,是否反思和复盘,抗的过去。
平台经济,我们经常把它叫做新经济,新业态,面对新的模式,财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能够硬,一不小心,财务人也会面临同样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