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部的执掌
网上这么说
一个财务主管,首先必须确认自己身上肩负什么职责,否则会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感觉,那么国内对财务部门的执(职)掌是怎么说的?
随意百度一下,可以发现很多老师的不同说法,但最后还是在百度百科(如下图)与某会计网看到比较扎实、朴实的说法,只是百度百科有个缺失,它说那是生产型企业的财务部门的执掌(职掌),其实不管那个行业的财务执掌不会差太多,不同的是侧重不同而已。
管理追求以简驭繁
百度百科与某会计网的财务部门职掌在网络上已经属于简化后的,但我认为还不够透彻,因为那都属于站在财务角度的思维,而不是站在企业整体运作的角度,而且没有达到以简驭繁的程度。按我的经验,我归类为以下三个:
1)看紧荷包;
2)提供情报;
3)创造财务利润。
看紧荷包
用「看紧荷包」这个词汇感觉比较不高大上,但老板、员工、监察人都能意会,即便外国人也能听得懂。「看紧荷包」的内容包括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成本(控制)管理等管理措施,而且与所有的员工都有紧密的关系。
曾经有个管理部经理违规开除员工,被告上法院,当然是败诉,当要被迫支付赔偿款的时候,我坚持不予支付;为此闹到董事长那边,在总经理、协理、管理部经理质询声中,我轻轻的说,我要为公司、为董事长看紧荷包,这是管理部违规操作导致的损失,所以要求管理部立下规矩,日后要能遵循劳动法规办事,不能随意妄行增加企业损失侵蚀业务接来的订单利润,不能侵害生产部门勤勤恳恳节约成本的效益。
本来召开一个干部大会,我隐隐约约的成为箭靶,但是当我说要看紧荷包的立场是顾及全体员工、干部与公司的利益后,这风向就转成要求管理部拍胸脯保证日后不违反法律法规,而且为此还特别制订相关的作业程序避免出现「川普要按下红色按钮」的情况。效果当然是日后管理部想要干啥的时候,都会来咨询一下财务部是不是认同、会不会支持,都会先征询法务顾问的意见。
提供情报
提供财务信息本来是财务部门的第一个基本任务、职掌,但我刻意摆在第二个,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财务通常都是老板娘掌握,也是老板娘比较在意的地方。
提供财务情报一直是中小企业的弱项,原因很多,但主要是(1)源头配合度、(2)提供的速度、(3)财务信息核算这三个方面。
财务的核算信息来源有99%来自财务部以外的部门,这是众所皆知的,只要有个部门或某个个人不能配合,那么财务信息要及时提供、要准确提供就变成天方夜谭。所以,如何让各部门、各个员工在所有的作业流程上配合及时提供信息,也是财务部门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财务信息核算」要先讲究提供给谁,尤其是内部管理报表,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三张报表。例如车辆的使用成本,传统的方式就是那辆车加多少油、那个部门花了多少钱就作罢,而最应该的是使用成本是不是超出正常范围,是不是符合经济效益。又例如产品成本核算,倘若仅仅财务部门自己按变动、固定成本核算,而忽略了真正的产品控制部门(包括生产、采购、研发、物控)的实际作业时,那么这个成本报表其实是一张废纸。
这里面的窍门太多要谈的,这里省略数千字,日后细说。
创造财务利润
纳税筹划、企业理财都是创造财务利润的范畴,其中企业理财一听就会被影射到购买基金什么的,倘若这么说,那就是太狭隘了。以企业而言,将平均收款天数缩短,或适度的放大平均付款天数,就可以让企业的财务改善(如下图举例)。
以目前疫情后的中国出口业者最容易在这方面进行调整,如果这些外贸业者的财务有留意到这方面的操作。以上图为例,就是把90天客户转变成即期信用证,当然代价是适度额降低价格,但效果就是从原本有150万、六天的资金缺口,转变成有23天的资金富余,也就是说从原来天天缺钱的人,变成不缺钱。
中小企业最缺的就是类似这样的操作,而这确确实实就是企业理财的范围;当然有了富余,马上要防范老板的大头病--买豪车、置别墅。
包、报、利
看紧荷包、提供情报、创造财务利润的说法,不管老板是小学文化还是农业博士,都能让对方容易接受而且迅速理解。
一个「看紧荷包」,可以随着听众的理解,进一步的分解成内部控制(财务控制或把关)、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倘若老板有进一步的理解与支持后,还可以继续分解,例如成本控制还可以划分出产品报价审核售价与成本之间的合理性,采购报价的审核。万一老板一时没空,还可以下回分解,也容易切入主题。
包、报、利这三个的划分法,是我25岁的时候,在PK公司学习QFD(品质机能展开法)时,利用财务机能的品质设定而来的,过程历经六个多月的时间,不是一时兴起,但在往后35年的工作经历中,确实经得起考验。
总之,财务部的执(职)掌就是看紧荷包、提供情报、创造财务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