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年审还剩什么
刚刚,朋友打电话问,上次那个项目怎么样啊,我说投了投了,资金早已到位。
这是去年的一个尽调项目,也是我这些年来可以说做的最潦草的一个项目,好在,一切顺利,投资方的资金安全到位。
当然,这并不能算是我的功劳,而是这个客户本身就有足够的发展前景。
想到一句话,经济讨论现象,金融只有本质,金融的本质是资本,资本的本质是增长。
对于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来说,增长是永恒的,其他的都是扯淡。
作为审计,我们诞生的使命是为企业提供报表的鉴证服务。
如今的审计发展到今天,审计的衍生服务正在多元化,所有的行业都在发展,审计不能原地踏步。
审计能够得以发展的根本,最直接的,就是能为企业的增长提供价值。
在我看来,审计和客户之间,就是甲乙双方的关系,事务所的报告不是权威的,因为很多报告经不起检查。
连瑞华都倒下了,还有谁是不能倒的呢?就看谁运气好。
表面上,审计好像监管机构的枪一样,实际上,还是在践行甲乙双方的关系。
事务所行业要发展,收入都来自于客户,没有一个老板会傻到为一个没有价值的报告买单。
审计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无论它的表面如何掩盖。
一个审计的好不好,需要在经济环境对他进行判断。
如果一个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那么你的一切程序,你的所有的底稿,都变得没那么有价值,审计也无从谈起。
谁也不想,审完一个企业这一生中的最后一张报表,用审计报告为企业送终。
所以,我们在进入现场了解企业的时候,需要了解一个企业的战略,商业的需求,我们在评价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时候,通过数据的反映,分析数据与企业战略和需求的合理性,对企业持续经营的影响,并且,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专业,为企业赋能,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
也别总是说审计就是第三方独立的,就是完成程序这种话,想想每天自己干了什么,想想自己干的这些事值多少钱。
审计是一门商业的艺术,艺术中要追求两个圈,一个是叫座,一个是叫好。
叫座就是,别人肯买你的单,客户支持你,领导支持你,有一群人帮你站台。
叫好就是,你完成的项目,客户追着你,领导追着你,所有的客户都推荐你。
我经常跟朋友说,我接项目,就是守株待兔,我懒得出去谈,守株待兔的业务,我都做不完。
专业是讲究口碑的,审计的圈子很小,审计客户的圈子也很小,你的能力如何,随便打听三个人,基本就知道了。
审计一定要善于发声,善于发挥自己的能力。
年审已经接近尾声,当你在回顾你的年审,总结你的项目的时候,可以试着在你的报告基础上进行改良。
我是这么做,当审计结束,在原有审计报告的基础上,我会把报告中的每个小项进行分析,比如关联方,比如税务,比如公司的管理,还有每一项附注的内容,都会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内容其实可能还不是很清楚,这就是你做的不够。
最终,我会总结出4-5个风险,包括管理的,财务数据的,内控的等等,风险点的总结,不是一句话,首先是有结论,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其次是为什么存在这些风险,需要有数据,有分析,有图有标作为支撑。
比如,这个企业税收风险有多大,500万,还是1000万,为什么有这么大,是怎么来的,要说明你的逻辑,你的计算方式。
另外结合企业的发展,这些风险对于企业意味着什么,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你总结不出3个以上的确定的风险点,那么就说明,你的工作的价值很可能是无效的。
我现在又增加了新的升级,也就是,针对每一个风险,应该如何改良。
这里说的改良,不是那些大话套话,什么建立制度啊,什么加强核算啊,这是没用的东西。
也不是一些理论,理论是给你的方案做支撑的,不是拿来直接指导方案的。
你手上有企业的账簿和全部的资料,那么根据企业的现状,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你要根据实际去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企业目前的做法,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违法的,但是你用合理的,或者合法的方式,却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企业要活着。
这个时候,可能你得需要用不合理的方法,去解决不合理的问题,这时候,对风险的把握就至关重要了。
年审,马上就熬过去了,你觉得这个年审,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