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某产企的税务KPI案例 C

齐至德(DALE CHI) / 2021-02-01
文字 正常
  • 标签:
  • KPI
  • 纳税评估
  • 税务风险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2021-1-27我在《某服务的税务KPI案例》(注1)分享了服务业A公司,综合评分729.69,属于「经营层面出现异常」的情况;1-29在《某服务的税务KPI案例 B》(注1)分享了服务业B公司,是一家刚成立第二年的企业,因为新公司的评估期对照成立第一个不足一年的数据,所以所有的数据都是完美的。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家生产企业C,从红盾网查询C的经营范围如下图,大家可以看到经营范围非常简单,而且简单到有点不可思议,是不是不禁心中有点疑惑?没错,这是一家于2001年末设立于H市的三资(注2)企业,早期的外资注册,经常就是「XX的制造」这个样子,感觉好像不用销售了吗,其实有那个企业不需要销售呢,只是早期的三资企业大都是工厂干部背景的老板,所以他们的经营范围都是非常确定且一点都不花俏的内容。

    生产企业C的风险分析表

     

    *C的注册资本100万美元,在2003年验资完成(约827.67万元人民币;汇率1:8.2767),到2010年股东权益为1079.01万人民币(为何这么肯定是2010年,请参阅1-29发布的《某服务的税务KPI案例 B》(注1));

    C在2001年末设立、2003遇到非典、2008年遭亚洲金融危机,到2010股东权益达注册资本的130.36%,可推估经营上的殷实程度。

     

    *从A9的2010年营收与C9的2009年来看,营收成长了25.7%,明显是从2008年的金融风暴中恢复过来;2010营收2123.6万的规模与相关记录(员工人数约50人)来看,是一家「小微」的外资企业;

     

    *A9营收-A10出口销售收入-A 11即征即退收入-A12应税销售收入=0,从这个地方来看,(1)C公司既有直接出口也有内销业务、(2)这个企业都没有其他销售收入的发票是一个非常奇怪也很正常的事情,奇怪是因为进口货(外资原料大都是进口)的纸箱不可能退运回收,而这些废纸皮的销售为何不在营业收入与增值税发票的差异中??。

    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来:税务局强烈要求事业废弃物要开增值税发票是2016年之后的事,然而至少在2010年就开始「评估」这个税收(纳税)风险。

    当然C公司因为其他各项指标还不错,在2010年的综合评估中列入「正常」,而且直到2021年还在红盾网中存在。

     

    *A32÷A31=17%=C32÷C31,所以32行是企业增加值(也就是附加价值);

    再A31企业增加值÷A9营业收入=2010年附加价值率38.50%,而C31÷C9=2009年附加价值率41.42%;

    营收增加而附加价值率降低,不知道是不是内销增加而使得附加价值率下降,倘若能有连续24个月的数据(样本数越多就越准确),或可以最小平方法推算出来内外销各自的附加价值率;

    但非常值得怀疑,因为2010年的增值税环境不如现在2021的优化。

     

    *A14营业成本÷A9=2010年营业成本率81.46%<C14÷C9=2009年营业成本率83.96%,基本符合营收扩大后,因为单元固定成本率会下降的情况,印证这个财务报表基本趋近真实记账,当然如果是以存定销的税务会计手法也是有可能这个结果。

     

    *A22的2010年AR周转天数66.13天较C22的2009年的76.97天少10.84天;

    同时A24的2010年存货周转天数50.74天较C24的2009年61.43天少10.68天;

    这似乎代表C公司在201年强化运营管理的结果,这样的数据似乎代表C的现金回收天数从2009年的138.4天缩减到2010年的116.87天;

    然而这样的情况与2010年的利息费用占营收0.17%(=A18÷A9)比2009的0.04%高的情况不匹配,又隐晦的说明有一些猫腻。

     

    *A45综合评判1640.61=A40企业纳税情况877.18+A41申报准确情况300+A42税源真实情况0+A44涉税风险情况463.44 

    其中,

    1)A40企业纳税情况877.18=A37营运能力情况300.00+A38企业盈利情况377.18+A39企业发展情况200.00;

    2)A43优惠享受情况100.00不列入统计,仅供参考。

     

    *最奇特的是A42税源真实情况0,那是因为:

    F31企业增值增加率<F3固定资产增加率,所以得到0分;又

    F9营收增加率<F25财务费用增加率,所以得0分。

    这也是前两点现金回收天数缩短还需要更多财务费用的矛盾的地方。

    有兴趣的可参考2021-1-21《税务KPI  ⑬税源真实情况评估》(注1)。

     

    总之,C 公司在H市税务局眼中虽然不是最好的,但还是划归到最低风险的位置;还算是成功的纳税风险辨识与回避的好案例,或真实记账的案例,如果真的是这样的。

     

    注1:本文中所有划底线与标颜色的,都设定了超链接,可以点击后直接阅读。

    注2:三资企业指的是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企业与中外合作企业的合称。

    作者
    • 齐至德(DALE CHI) 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专长与熟悉领域: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国际贸易业务合规;国际反倾销应诉;成本管理;企业IT应用发展;台湾股票IPO。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