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税务KPI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金三无感的,何惧金四金五
前一阵,很多公众号以金四到来在即为名,甚至有金四之下,企业将瑟瑟发抖,每次看到瑟瑟发抖的这个标题的公众号文章,我就开心的笑起来。因为会发抖的仅仅只有「做账」的企业,「记账」的企业压根无感,也就是说,企业是真实记账的,根本不用管金三还是金四,甚至金五、金六也不会随意找企业的麻烦。
也就是说,做假账、记外账的或许会瑟瑟发抖,但真实记账的,就没感觉。
金三的税务KPI
关注我的公众号的朋友多半知道我不喜欢凑热闹,更不会去蹭热度,所以瑟瑟发抖的风潮冷下来后,又逢岁末之际,来谈谈金三到金四之间的税务KPI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交通号志有个红黄绿灯,而金三系统下,有个红黄绿之外加了个「黑」,当然这个颜色是我加上去的,金三没有这个颜色之分。
金三是根据16个指标(参阅下图,我戏称为税务KPI)给予评分后,这16个KPI汇总后,得分在500以下的是黑户,500~720(不含)的是红灯区(不是那种红灯户嘿),720~1080(不含)的是黄灯区间,而大于等于1080的是绿灯企业。
绿灯的一切正常,什么事都不会有;
黄灯的企业,如果敏感一点的,会感受到税务局关爱的眼神;
红灯的企业,不是那么敏感的财会人员都可以感受到税务局的关注与垂询;
黑灯的企业就有机会且经常与税务局的领导坐下来聊聊天、喝喝咖啡;
当然以上遇到举报案件,就有机会一切推翻。
不想成为黑灯,至少要做到按时申报外,财务报表要从实际「记账」的账册整理并上传与申报。
当然,两套账的企业,要落入绿灯的机会比较渺茫,总会在红与黄之间,这样的紧迫感,就犹如开车在十字路口等待变绿灯,而交通号志一直在红与黄之间转来转去,想冲又怕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