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VS美国世通公司假账大案
内部审计意在克服财务做假。内部审计理论源自1947年罗纳德出版杜 (现约翰怀利出版杜的一部分)出版的《内部审计的性质、作用和程序方法》。该书作者维克托·Z·布林克(Victor Z.Brink)曾经任芝加哥纯石油公司内部审计师,后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做研究工作。
中国也在探索内部审计的定义。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第1101——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此前,《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2003年第4号)、《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1995年第1号)、1989年12月2日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85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都有定义。
内部审计史上经典的案例是美国世通公司由内部审计纠出假账大案。2002年6月,世通公司(World )内部审计员辛西亚?库伯女士,在例行审计中发现公司造假行为,她向时任首席财务官斯科特·苏利文报告,而此人就是参与造假者之一,他让辛西亚?库伯停止审计。辛西亚?库伯不肯低头,向公司审计委员会主席报告。该委员会包含有独立董事,不受雇于公司,于是调查扩大,终于发现超过38.52亿美元的假账。
骗局被揭开,公司财务总监斯科特·苏利文被解职,审计官David Myers主动辞职,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收回2001年度审计意见。2002年6月26日,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发起调查,发现1999年到2001年世通公司虚构营业收入达到90多亿美元。同年7月21日,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保护案。2003年4月14日,公司更名为MCI, 总部从密西西比迁至维吉尼亚。
在世通造假案中,正是内部审计员首先发现了问题。内部审计制度在美国大中型企业中,有着60多年历史,一开始旨在检查错误、纠正财务弊端,后来发展为管理审计,现为风险导向审计。内部审计的价值,一方面,内部审计必须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来证实。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公司内部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