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内控建设:大小有别,各有侧重

齐至德(DALE CHI) / 2020-08-08
文字 正常
  • 标签:
  • 内部控制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猫有猫道,鼠有鼠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内控建设于同一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就会有所不同,更因资源有限性而有不同的侧重。简单的说,小公司不可能套用、也玩不起大公司的管理规章;大公司沿用小公司的体制,容易有弊端,必须避免。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

    但很多人不太注意的是(1)刘备拜请诸葛亮没问过关羽、张飞同意不同意,更没问过三军将士,(2)相对于刘备的曹操,不需要辛苦的跑到乡下,就有策士上前叩门。这两点相信大家都能同意,确实是实际情况。

    用三顾茅庐的故事来比喻大小公司之间的差异,可以恰如其分的表述曹操与刘备搏斗过程中反差之外,还能显示出大、小公司之间的内部控制的差异性--侧重不同。


    偏颇产业政策下的生死搏斗

    三顾茅庐谈到是人才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就是如何找到「将军」或「统帅」,以下就以我过往待过的两个公司的各自管理重点来说明。

    1991~1999年之间;

    f 是不超过180人的自行车组装厂,产品95%销往欧盟,主打雅痞市场;

    i 是1800人左右的自行车组装厂,产品70%销往美国、25%销往欧盟,其余销到东南亚,是大卖场的平价车种。

     

    f 是纯家族企业正在亏损累累中奋力向上搏斗(参见2019-7-13发布的《水面上你是享受乐趣,水面下则是生死搏斗》),i 是家族集团中的一个中型企业,正承董事长命令走上IPO之路。

     

    80年代,台湾自行车组装业被台湾学者与政府官员界定为「夕阳工业」后,且朝野一致向高新产业倾斜下,导致有一点点学历的年轻人都不愿意投入这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因为大家都认为没前途。1991年更迎来台湾的第二次反倾销,后来结局是与欧盟业者以和解收场,当时台湾报纸都认定自行车业「可能」就此覆灭,转机的出现是日本某学者发表(具体时间我已经失忆)一篇产业分析,称台湾的自行车业(含组装与零配件)是台湾所有产业中产业链条最完整,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后,在接近20世纪末才逐渐引起朝野重视。

    f 公司在1992年时,还是维持总经理与其夫人是大学本科学历,加上五个大专学历,其余人员都是高中及高中以下,尤其高中以下占绝多数。

    i 公司在1997年时,人力结构比f公司好很多,但高中以下还占据半壁江山。

     

    自行车组装的生产困境

    自行车的订单在90年代已经走到多批少量的情况,而生产管理上最头疼的是「设计变更」,来源种类繁多;主要是因为老大哥发动的38天交货,引发整个行业变革,创意、研发、试做是同步作业(参见2019-7-13发布的《水面上你是享受乐趣,水面下则是生死搏斗》),好处是可以满足客户,可以降低呆滞商品的跳楼价,可以很多很多,但都是对客户有好处。

    对自行车组装而言,经常面对的就是一个订单组装到一半被喊停,然后立即换另一个订单上线生产(快速换模作业),而这时最容易出现的就是未组装完成的订单会「掉零件」,等年底大盘点又纷纷跑出来成为欲哭无泪的「呆滞料」。这个情况在 f 发生,即便到 i 也时有所闻。

     

    f 的解决办法来自军队

    我在f公司最后一年的时候,还在担任管理部经理,人力资源也是我的工作范围,针对车间的这个沉疴,老总问我能不能找到方法。我偶然听闻总务课长(退伍老兵)提起「打扫战场」(常见下图),而且我让这个老兵去管车间接近一个月,在这将近一个月中,确实解决「掉零件」的问题,但因为这个老兵的领导太刻板,引发工人的强烈不满,遂被老总要求各归各位,并要我再找一个「将军」出来。

     f 的解决办法来自军队

     

    这个时候我想到一个Y君,并向总经理推荐。

    Y君私立高中毕业(有没有真的毕业是不可以认真考究的),当时是车间的一个组长,外观就像街头小混混,衬衫永远开两个扣子,露出一条镶有虎牙的吊坠,站姿成三七式是常态;家住工厂附近农村,育有一子,老婆在另一工厂打工。

    由于我导入「职业生涯规划」,所以,所有的干部有什么不愉快都可以找我单独「聊聊」(非man's talk),我负责聊,而我的小助理则在屏风旁边录音、笔记,然后归档。

    这个Y君此前,长达9个月,每隔40天就来找我聊,聊的几乎千篇一律的牢骚满腹。半年后,就聊天内容做分类与归集,我发现了40天的规律,然后后来我跟我小助理偷偷的给Y按上一个记号:40天来一次大姨妈;男人来大姨妈??

    我力劝总经理去做「家访」,这样可以更清楚的认识他的干部。家访在台湾一般是小学老师才有的功课,所以当时费老大劲才说服成功。但是,当某日晚上八点多,我们以突击检查般的拜访Y君时,让总经理猛然发觉Y君虽然外表看起来不靠谱,但「治家」井井有条,房间虽小,收拾的很干净,由于我们到访的很突然,Y君的晚餐才进行了一半,当Y君刚上幼儿园的儿子能乖巧的「奉茶」、「问候」,更让总经理深深感受到他的这个干部的治理能力。

    家访后次日Y君被晋升为组装课的代理课长;朝会后Y君立即跑来问我怎么回事,我笑笑的交待「打扫战场」等等。但董事长与董事长夫人则不断责怪我祸害他儿子,启用一些阿飞,虽然总经理力挺我,但这也埋下我后来离职的原因之一。过后,组装课确实在Y君带领下,不再发生零配件遗失的事情,让总经理与其夫人大为赞赏。

    那么这个将近180人的小企业的人事规章是不是很完整,一点也不!我就只加强招聘阶段的人事资料卡的内容,目的想充分利用所有能利用的「人力资源」,例如员工本身有什么才艺、有什么目前可能用不上的技能(如电工专业);再就是创新性的导入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已。这个职业生涯规划,是为了稳定管理团队所做的一切努力,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生涯。

     

    i 着重能力考核

    i 公司的总经理是董事长的三哥,膝下仅二女,两女婿分任行销副总与运营副总。后来大女婿因为身体健康的问题,长期旅居加拿大从而退出经营层,仅保留少数的股权;二女婿也在总经理车祸身故后,被董事长派人入驻经营层后离职。这是家族集团经常上演的戏码。

    董事长曾担任好多届立法委员,本身管理四个股票上市公司(董事长夫人挂名负责人),另外有两家证券期货公司,其中一家还排名前三。当 i 要IPO的时候,董事长特别指定竞争对手公司来协助 i 公司,这样的政治智慧,在当时也是没人想到。

    i 的人事规章自是 f 难以比拼的,而且也因为要IPO的关系,所以整个规程与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扎实性,因为董事长要求必须玩真的,不能弄虚作假。而 i 最被总经理诟病的就是干部考核无法达到「选贤与能」。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来不负责人力资源的我,被总经理摆了一道,谓:这个也是内部控制的一环,就辛苦特助你做这个专案改善。

    过程坎坎坷坷就不说明。我的方法很简单,考核表当然有修改,分成一般人员、专技人员与管理人员(各单位、部门主管都属于管理人员之一),但重点是所有的人员都要经过三方考核,分别是客户考核、同僚考核、自评与上司考核。以财务会计人员而言,客户是业务、采购、老板等,同僚有财务部的、有来自管理部等;这两类的统计出来后,采用乱数抽样的方式挑选三个人来打考核表。

    获得的分数,去除最高分与最低分,其中最高分或最低分如果出现不正常的特别高或特别低,打考核的人必须举证实际情况,若无法举证代表涉及「滥用」考核权的,这个打考核的人自己的考核分数一律打八折优待。

    还有一道菜是所有人的考核成果,都必须由直属主管当面告知并就不足的地方进行深度面谈,要举出未来要帮助被考核人的举措,未面谈的主管会影响下一次的考核分数获得七折大优待。当第一次考核面谈举行的时候,我把一个个经理,分别叫进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笑笑的对我说:特助呀,我摆了你一道考验题,你就立即回报给我了哟。

    如此这般,一年后,不再出现烂好人与弄虚作假的情况。这个方法我称之为三方考核,后来在台湾中部人力资源主管联谊会交流发表时,那些大佬说这叫做360°考核??;我不知道与后来某硕公司的360°考核是不是概念一致,但我深深质疑。

     

    f与i各自侧重不同

    f 公司穷,MRP展开只能用excel手工操作;而 i 公司有个有钱的董事长撑腰,所以可以买断某知名软件公司的source code修改成自己的ERP系统

    f 公司穷,依靠车间干部拿着excel打印的清单,逐项排查扫荡战场,避免遗落零件产生损失;而 i 公司有人撑腰,所以有ERP系统可以分班分组由生产管理人员从ERP系统打印清单,交给物料员逐一清点,也是打扫战场。也就是说,打扫战场分成入门版与豪华版。

    f 公司穷,人力招聘虽然有外籍劳工助力,但职员与辅助性岗位,压根不敢苛求;i 公司有个有钱的董事长撑腰,所以从招聘到离退都符合政府法规要求(道理就是不能灭了董事长的威风)。

    f 公司穷,强干用「温情」攻势;i 公司有人撑腰,干部从基层逐步竞争上岗。所以,f 公司的重点在于如何帮助老板用尽资源找到他需要的干部,而 i 公司则是做好绩效管理与晋升的公平性与合理性。

     

    总之,有钱有钱的做法,没钱没钱的方法,所谓猫有猫道、鼠有鼠路,能达成目标即可;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里顺带说一句:人力资源不只你的员工的工作能力与表现是企业的资源,员工来此之前所学所能都是资源,他的家人也能成为扩张的资源;如果你认定是资源,那就有可能是资源,否则就是air(空气)。

    DALECHI@东莞2020-8-7

    齐至德

    作者
    • 齐至德(DALE CHI) 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专长与熟悉领域:内部控制与内部稽核;国际贸易业务合规;国际反倾销应诉;成本管理;企业IT应用发展;台湾股票IPO。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