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管理失当,企业濒临破产
2019年5月4日刚在信合大讲堂讲完一个钟点课堂(点击阅读《做好供应商征信管理,面对走逃企业有底气》,旋即在今天看到《民主与法制时报》的一篇案例《银行员工私转客户百余万存款潜逃 法院判银行无责》;看完后,发现是一个「不重视内部控制」的典型。
本文目的是要说明:一个小小的印章管理的内控程序失控,为何会导致企业濒临破产。
有兴趣查阅读完整案例的,请登录《民主与法制时报》查阅《银行员工私转客户百余万存款潜逃 法院判银行无责》的报导。
【敲黑板】
负责保管印章(法定代表人私章、财务章)的史敏表示不知情,她回忆道,自己曾在2016年12月29日外出开会,杨现国这天曾到其办公室,谎称得到史敏的同意,要求其他工作人员为几张票据盖章。“有可能是那时偷盖的。
重要的印章保管人居然可以让手底下的工作人员代为保管,让大股东之一有机可乘,这就是典型的内控失控。
【评论】
1.企业负责人没有贴身保管自己的私章,这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
也就是说,撬动「支付」的两个印章居然天天相亲相爱在一起,企业自己加大了风险,完全没体会银行对企业的要求(双签),这还能怪谁?
2.负责财务的史敏没有贴身保管财务章与负责人私章,这更是一件罪不可恕的「疏忽」;
3.史敏手底下的工作人员,在杨现国到办公室要求盖章时,没电话向史敏确认就给予盖章,更是巨大过失,甚至说,该公司对员工工作的方法没要求过;
4.如果杨现国拿着空白单据要求盖章,而工作人员就为其盖章,不排除有联合舞弊可能;
若不存在联合舞弊,那工作人员就属于训练或要求不足,但培训不足的人可以被信赖并被授以保管印章?所以,非常可能就属于三个大股东的亲朋,也就是说该公司任人唯亲,而不是看有没有能力;
5.如果杨现国拿着不是空白的单据要求盖章,而工作人员不明就里的为其盖章,我就真的不知如何评论这种傻蛋。
从上述情况,我可以大胆的假设,这个企业不重视内控(财务牵制),而且用人唯亲,不重视员工能力培训与发展的企业。简单的说:
|宁可相信愚蠢的亲人,而不愿信任有能力有操守的「外人」。
【正常的内控】
每个公司对印章的保管都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但不外乎:
1.交给能确实把关的人;
2.印章保管人都必须随身携带与保管;
3.极力避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印章由同一个人保管;
4.对于保管印章的人都会配给保险箱,避免外出应酬被有机可乘(有的是公司一个保险箱,住家还一个保险箱);
5.对于重要的印章的使用,有的公司会要求必须留下稽核轨迹,也就是《用印申请表》;
6.对于保管公司公章的人,通常还会配给外聘法律顾问、税务顾问,以便能即时咨询,避免不了解的情况下用印,导致公司受损。
企业再小,对于前述至少要能做到1、2、3项以避免风险。
本案事主,报纸上宣称,还是当地的龙头企业;如果龙头企业都这么没内控、没制度,可见中国的企业的成长空间那是有多么的巨大。
【结论】
内控犹如防治蝗虫:
|虽难以消灭蝗虫,但可以阻止成灾。
这样形容内部控制,不知道读者诸君,能不能体会内控的重要性?
(齐至德(DALECHI)2019-5-6子时于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