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透明才会有内控
吹哨者常是被怀恨的对象
今天两则新闻,一左一右的标题,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台湾中时说即将召开的瑞幸咖啡的股东大会,或会导致现任董事长卸任;而新加坡联合早报则爆料这是现任董事长做局,要让将来即便卸任也继续完全掌控住瑞幸咖啡,而且要将不听话的独董全部清理出去。
图一,中时新闻
图二,早报新闻
新闻中还透露一个信息,现任董事长对「由于最初支持将瑞幸财务造假一事向公众公开,现任董事长对几位外部董事已经充满“恨意”」,这也印证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只是经营者的意志表现的典型案例,绝对不是教科书上说的那么美好;更暴露有勇气「吹哨」就要做好下台的准备,这样的情况中外皆然,这不美帝海军传出确定不会让前航母舰长克罗泽复职,也不再有资格担任航母舰长。
图三,早报新闻
但,就是这些吹哨者让必要的信息透明后,才让事件往正向发展,而不是一昧的符合官迷意志。
系统的吹哨
最近的冒名顶替入学的新闻,不断的挖掘出来,这次的case是被顶替人为报考成人学校,才发现被冒名顶替而爆发。这是全国联网后作业系统爆发出来的,也算是信息透明化的案例;只可惜,目前被冒名的弱势群体,只能默默的承受一辈子的「伤害」。
图三,早报新闻
目前调查处理的方向,都是对当初的始作俑者给予撤职查办,但没人想过要怎么弥补受到伤害的弱势群体。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但是以被冒名顶替入学的受害人来说,难以起诉索赔,难以证明受到多少数额的财产损失。参考过去的法院案例,都是人身受到伤害甚至造成残疾才有判赔。这类型的受害人,既没检察院、法官、律师为其申索,就算要也是困难重重。民法典虽已出台,但离保护人民权益的目标,路长且堵。
就算赔偿,也仅仅是人身伤害与基本生活上的赔偿,这样的理念导致赔偿额偏低,据说用意是给肇事者生机,这样和稀泥自然养不成守法的思维。以日本来说,车祸的赔偿包括受害人未来的可能的财产损失,所以一个车祸基本属于要养对方一辈子还不止,因为这样,所以日本开车的人都非常的小心也非常的遵守交通规则。
被就业、被法定代表人
个人所得税开始实施综合所得后,因为全国联网下,很多「被就业」的情况被爆发,但观乎实际案例,都是违规企业给予赔偿「所得税」而大事化小,甚至有违规企业采取「沉默外交」,来个「死猪不怕烫」,这些被就业的弱势群体只能徒呼奈何。
就还没见到这些违规企业直接拉进社会信用黑名单,不见那些负责人、财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给予禁止从业若干年。
所以与冒名入学的情况一样,被就业、被法定代表人的弱势群体还是难以伸张该有的权益,惩处的力度还是不够,也就是说违法的成本太低。
相对应企业内部控制而言,没畅通且透明的信息沟通,容易沦入如同瑞幸案一样的境界,这是所有想要永续经营的企业要引以为戒的。
(DALECHI@东莞20200620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