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消失的15390万元现金之迷
天津港下属的子公司天津港焦炭码头有限公司因为一名财务人员涉嫌依法贪污公款在2020年2月12日董事会公告,后续3月23日又发<<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前期会计差错及追溯调整的公告>>直接调减了15390万元的现金计入营业外支出,会计期间涉及到从公司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一季度、2019年半年度、2019年三季度财务报表。
就是说此子公司财务人员在2016年到2019第三季度通过不入账的方式直接占用了15390万元的现金,上市公司从2016年到2019年通过内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中的货币资金是不实的,在长达近四年的时间内,公司的内外审计都没有发现子公司账上少了近1.539亿的现金。
天津港焦炭码头有限公司2019年更正后的总资产是5.79亿元,净资产4.94亿元,营业收入2.42亿元。此项损失占总资产的26.58%,净资产的31.15%,年营业收入的 63.59%。真是让人不可能相信,会发生在一家大型国企的上市公司发生如此奇迹般存在的现金雪崩事件,手法又是如此直接和简单,通过支付款项不入账,可以在长达近四年的时间内,一次次的成功。2016年460万元,2017年1765万元,2018年6375万元,2019年一季度1900万元,2019年二季度3900万元,2019年第三季度2890万元。
在2019年第三季度此财务人员就停手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从2019年第三季度末到公司公告的2020年2月,还有很长的空白期间,有近四个多月的时间,公司才查明并公告。后续公司还发布了一系列的公告来更正财务数据以及回复中国证监会问询,还提出不了少专业的对货币资金的监控强力措施。但现金还是消失了,并且到现在实际上还是个迷,需要等公安机关来查明。
在会计实务中现金舞弊案件实际上从没有消失过,一直存在于各种经济主体中,无论是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背后当然有很多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但出现此案例中的情况还是让人触目惊心的,实际上财务工作普遍存在报酬不高,责任重大,如何管好财务人的贪欲实际上一样是一个重要的实务难题。
按舞弊三角理论来分析,财务人员特别是直接可以接触到货币资金的人员实际上舞弊的机会是一直存在的,只要有自身的压力比如不良的喜好产生了个人经济上的压力,从此案可以看出2016年只是动了460万元,后续就一路不断的增长了,实际上背后可能就是破窗理论所说的,第一次得手后没有人发现。实务中财务工作应该是要严格要求,一分都不能少或者多的,但看到很多从事了多年财务工作的高层财务人都公开说现金账实对不平的处理方式可能就是自己出钱或者拿钱,事实上这背后就是十分危险的开始。财务还是要有对平账务的一分不差的精神。不论设计多好的内控制度实际上还是会需要有符合内控精神的人去执行,当对现金长短款都无所谓时,实际上离出现重大的舞弊不远了,可能已经在你的身边了。
所以,对于财务在日常工作中的会计差误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教育,才能在小洞时对财务人有防患未然的正向的压力。合理化的解释在欲望之下实际上财务人一般都能看到企业内部的一些人的另一面,在钱面前无论是成功的高管或者研发大拿实际上有只有财务人可以看清的另一面,所以合理化的借口实际上是在企业文化层面无法解决的,只有通过财务团队的内部正向的文化来引导。
(摘自更正后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