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支出的必要性、合规性、合理性
经常被人问:我们想干什么事儿、花什么钱,行不行?
我非常不愿意回答这样的具体问题,但我愿意告诉他们判断的方法。不愿意回答具体问题,是因为:
1.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仅靠提问者简单的甚至是选择性的描述,往往不足以判断其实质。
2.经办人和经办部门需要对判断所需的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判断结果的合规性、合理性负责。
3.具体问题是回答不完的。
我已经在朋友圈多次说过如何判断这类问题了。今天再啰嗦几句,这个问题就不再说了。
经办部门想顺顺当当拿到钱并在以后没有麻烦,其支出需要满足必要性、合规性和合理性。
必要性是指开展生产经营所必需,没有不行(很必要、非常必要)或不好(有必要)。
合规性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企业内部的规定。
合理性是指符合常理和人情事理。
重点讲一下合规性。合规性分为必须、可以和不禁止三个等级。
1.必须
如果法律法规或上级部门明确要求必须怎么样,则其合规性等级最高。同时,必要性和合理性也隐含其中、无需单独论证。即使不必要、不合理,也是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不合理,责任不在本单位和本人——以必要性和合理性拒绝执行的除外。
2.可以
如果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是可以做,就必须注重必要性、关注合理性。仅有可以做的规定,不足以支持必须办。
比如,可以接待客人,但对于具体的来客,是不是需要接待、按照什么标准接待,要由经办人和经办部门自己斟酌。允许接待的规定,不能作为违规或超标准接待的挡箭牌。
3.不禁止
如果仅仅是法律法规或主管部门没有禁止性规定,则必要性和合理性无法从中导出,需要特别强调必要性和合理性。企业的大量业务,是在这个等级当中,即法律法规或上级部门没有规定,所以没有必须,没有允许,也谈不上禁止。此时,经办人和经办部门需要重点论证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顺便说个具体问题:
当前的新冠肺炎防护,必要性不容置疑,不防护没法复工复产;合规性没有问题,劳动保护有原则性规定;合理性(防护用品的种类、数量)适当把握即可。
题外:
“没有预算不能支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仅适用于常规性、不急迫的业务。对于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等突发事件,需要特别处理。即使没有预算,也应该先支出后调整预算。等有了预算才给钱买防护用品的做法,不是“严格执行预算”,不是“原则性强”,是水平低下、不敢判断、不敢作为、不敢担当,是需要纠正的错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