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户池的管控思路
2015年客户管理提升,我们开始尝试在供应商、承运商和货代管理上引入客户池管理。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暴露了一些运行中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客户池管理,特理顺管控思路如下:
一、客户池建立
所谓客户池,就是将现有合作客户梳理,分产品、市场等按照立项竞价单元设定分类,形成一个客户清单,即客户池。每一个竞价单元都有一个现有值,采购依据需求及供应商供货能力,销售依据产能及客户需求力,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值。这个目标值原则上不低于四家,以便立项时具备竞争力。这个竞价单元必须是合理的,科学的,适用的,不要在立项时,出现不报价,不参与,报价无竞争力问题。
依据上述规则,分销售,采购,物流,建立各自的客户池。客户池的现有值和目标值要设定合理,现有值减目标值,确定淘汰和引进数,这个淘汰和引进数要限期淘汰和补充到位,从而使客户池真正建立起来,达到饱和状态,具备运行条件。
客户池建立后,要确定引入数和淘汰数,引入数为目标值的5-8%确定的固定值,淘汰数为现有值-目标值+引入数。当现有值低于目标值时,可以只确定引入数。
二、客户池运行
客户池建立以后,通过淘汰和引进达到饱和状态,就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淘汰率(建议按照目标值的5-8%分科室/部门确定),引入和淘汰等量。目的是让客户池动起来,以实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目的。
引入数年初根据目标值5-8%的比例确定计划,分解到季度,与一级、二级、三级业务人员的绩效挂钩,季度兑现。引入客户除了按照客户管理/供应商管理/承运商管理等要求具备基本的准入条件外,引入的标准为签订合同正式合作,主要原料、销售产品、物流等需要明确月/季度合作量,以保证引入客户的质量。
低于目标值时,两个月内补充,不得影响立项招标。
淘汰则在评审时落实,评审期内允许超出目标值运行,评审时按照评审标进行末位淘汰。
三、退出管理
对于评审退出和非常规退出,按照退出政策兑现,如半年不合作,在平台拉黑等。
四、 线下客户池
以上是线上业务的客户池管理,线下业务因为竞争不充分,或者无法线上操作,因此只确定现有值和引入数,将年度引入计划纳入一级、二级、三级年业绩。建议确定一个目标值区间,避免客户池数量过于高或者过于低,造成管理成本增高或结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