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银行应该知道的和应该做的准备
由于目前国家还没有公布银行业营改增试点税收政策,笔者参考现行的营改增政策(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3]106号附件1)及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规定,面对即将来到的营改增,我来帮银行老总参谋一下应知道和应做的准备。
一、银行业营改增的猜想
1、税率:6%。
2、管理:一般纳税人。
3、其他:与其他行业相同。
二、营改增对银行的影响
1、税负降低。尽管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但由于部分经营费用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营改增后流转税的税负会减低。
2、管理成本提高。在试行营改增的初期,管理成本提高更加明显,如人员培训、核算系统的改造、合同的修改等。
3、成本收入比提高。对银行来说,成本收入比、净利差(NIS)、净息差(NIM)、信贷成本等指标是考核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成本收入比提高的首要原因是收入减少(收入不含税了),营业税时收入是含税的。在同等的情况下,收入的减少幅度要大于经营费用的减少幅度。
4、税收风险加大。由于增值税是以票管税,发票风险至关重要。营改增后,合理的进项税额能否充分抵扣,取决于对取得发票的管控,如果应取得专票没取得,或取得专票的过程不当(如虚开),进项税额便得不到抵扣。开具增值税发票更是如此。
总的来税,营改增对银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营改增的初期。
三、面对营改增银行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税收内控制度建设
由于增值税税收管理与营业税管理差距较大,如果管理不善,税收风险是巨大的。税收风险主要表现在:
1、取得发票的规定多。
2、抵扣税款手续复杂。
3、发票管理、开具制度严。
4、税收会计核算过程复杂。
建议:大的银行应在总行、省行设立税务管理部门,统一管理辖行的增值税税务事项。如设立税务部、设立税务总监等。
(二)调整会计核算系统
增值税会计核算比营业税会计核算复杂。营业税会计核算需设置一个“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二级科目。增值税会计核算一般应设置四个二级科目,分别为:“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增值税留抵税额”和“简易征收增值税”。同时,在“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的借方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转出未交增值税”等栏目,在贷方设置“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栏目。
准备内容:修改会计制度、调整核算系统
(三)重新选择供应商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或税务局代扣3%征收率的专业发票。普通发票不能抵扣进项税。因此,银行应首选具有一般纳税人资质的设备、大宗材料供应商。
(四)培训财会、营销人员
营改增政策出台后,必须组织对包括财税岗位人员和一线营销人员的增值税税收政策培训,加深一线营销人员的增值税概念,辅导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票证的报销流程和时限,认识增值税法规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