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成了难缠的事
好多财会同仁都关注,到底建筑业等行业还搞不搞营改增?到底什么时间搞?最近有消息了!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1月22日召开的座谈会上说“今年要全面推开,进一步较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不管以后怎么样,至少目前,总理要求今年要全面推开“营改增”,也就是在所有行业开始“营改增”。不过,去年总理也说过类似的话。所以,到底今年什么时间营改增,关键看相关文件什么时间出台。
总理说“通过全面推开营改增等改革举措为企业减负松绑,放水养鱼”那就是说,营改增的目的主要是为企业减负。现在的问题是,政府觉得减税了,企业觉得税负增加了。到底谁会受到伤害?可能只有政策实施后才能够看出来。
不过,涉及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收争议却成了一个最显著的难题。地方税收收入如何来保证?尤其是在当前土地财政不灵的情况下,怎么能顺利组织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成了地方财税部门头疼的事情。座谈会上,总理说,增值税分享比例在全面推开营改增后要做合理适度调整,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增强地方财政“造血”功能,营造主动有为、竞相发展、实干兴业的氛围。
如何消除企业对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担心?座谈会的消息说,今年全面推开营改增并加大部分税目进项税抵扣力度,将带来大规模减税,中央和地方都要采取措施落实到位。“加大部分税目进项税抵扣力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意味着不动产、融资费用相应进项税额将随着营改增可以顺利得到抵扣。如果再能允许存量资产进项税额按照一定比例抵扣,那就更好了。大家注意,最后一句话是李老师说的,不是李总理说的。
座谈会的新闻说到,要把握节奏、稳妥推进,采取增量式、渐进式方法推进改革,避免财力分配格局变化对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影响,确保相关改革措施尽早见效。这句话,应该是要根据经济形势相机行事,稳妥推进营改增。依我说,四个行业不一定非要同时营改增。
时下,讲规矩是个时髦词。“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是目前最大的规矩。如果大家都讲规矩的话,营改增的大事应该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