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思维导图的一些建议和感悟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导图看书有4个阶段
导图看书有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作为新手能根据目录或大纲,形成导图,就OK,目的是让书目用导图的形式呈现,了解结构。
——这个在我读书前会花一只番茄抄一下目录,达到初步认识这本书的目的,但不能光抄不动脑子,在抄时,在心里问自己,这个章节光看题目,会讲些什么,我知道多少,我会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对于一些重要的,感兴趣的章节,在抄目录,在思索时,会做下标记,打个五角星,插面旗什么的。
第二个阶段,细读章节,细化导图。
——这个是有凤读书的第二步,一般来说,我不会从头到尾,或者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而是按第一步抄目录中得到的感觉,先挑自己感兴趣的,细化分枝,摘取关键字。兴趣是学习的所在。
关于摘取好句,我会在导图的左上角空白处,进行原文摘抄,注明页码。
第三个阶段,发散,联系自己的实际,拓展。
——这里吸收的是拆书的方法。有时会从作者的表述中联想到自己的实际,想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写作中可供借鉴的东西,会有灵光一闪。这时会换一枝笔,我通常用蓝色,线条是圈线,代表引申,发散。有时候,这些发散的东西,可以成为我自己的一篇文章,或者读后感之类。这就有所受益了。比如原书讲的一般的职场人员,那么我会引申到会计职场人员怎么做。比如原书用的A方法,那么我会想到B方法。
第四个阶段,主题阅读。
——一本书读完后,可以将这类主题的其他书联系起来读。一个作者的这部作品看完,可以将该作者的其他书一起拿来读。这样会集中掌握这个领域中的内容,使自己制心一处,使自己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如将时间管理的书放在一起读,或看了《女巫》,把罗尔德,达尔的书全搜了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