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工智能要取代的是高层次税务人才
一、智慧税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
1、“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着力建设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以发票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
2、“到2025年,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形成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全方位提高税务执法、服务、监管能力。”
3、“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推进内外部涉税数据汇聚联通、线上线下有机贯通,驱动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制度创新和业务变革,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置。2022年基本实现法人税费信息“一户式”、自然人税费信息“一人式”智能归集,2023年基本实现税务机关信息“一局式”、税务人员信息“一员式”智能归集,深入推进对纳税人缴费人行为的自动分析管理、对税务人员履责的全过程自控考核考评、对税务决策信息和任务的自主分类推送。2025年实现税务执法、服务、监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全面升级。”
4、“强化市县税务机构在日常性服务、涉税涉费事项办理和风险应对等方面的职责,适当上移全局性、复杂性税费服务和管理职责。”
二、人工智能要替代的是专家、学者、科学家等高智商人群,而不是普通工作者。
1、查文献,分析研究文献,这些专家学者科学家的工作,在人工智能参与下,可能很快就没有意义了。
2、普通的执法、审判、辩护等,在人工智能参与下,可能普通的法官、律师、专业的公务员,可能很快就没有价值了。
3、外科手术,在人工智能参与下,可能象流水线,不再需要外科医生了。
三、难以替代的,反而是一些简单、低级的工作。
比如中办国办的征管改革意见中提到:
“强化市县税务机构在日常性服务、涉税涉费事项办理和风险应对等方面的职责,适当上移全局性、复杂性税费服务和管理职责。”
将来的智慧税务,基层的“日常性服务、涉税涉费事项办理和风险应对”,反而是不可替代的。
“复杂性税费服务和管理”,为什么要上移?
因为“智慧税务”可以解决专业的问题。
越是复杂,人工智能的优势越是明显。
反而,面对纳税人的日常服务,比如笑脸,调整安抚纳税人的情绪,
这些工作,人工智能反而做不好。
专家学者科学家的智商,在人工智能面前,反而太幼稚。
四、结论
机器会从工具,发展成为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