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思维的重要性之父辈的旗帜(一)
——税务稽查引发的思考
写在前面的话: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老父亲,祝您六十六岁生日快乐!特别叮嘱:少喝酒、多锻炼、多吹牛!
近期,微信朋友圈流传一篇“某物流公司被税务机关依法作出补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等税费819.66万元、罚款421.26万元的处理和处罚决定”的文章。笔者认真思考了这家物流企业的“作案手法”,主要是通过1)隐瞒收入;2)以票冲费用套现形式,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员工的工资或绩效奖金。因扣缴个税但未上缴被人举报。
笔者虽未从事过物流行业的财务工作,但父母曾经营重卡20年有余,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笔者父母见证了国内重卡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发展史。
故事一:遇劫匪
记忆要拉回到20世纪90年代,那个年代的中国大地并非太平,经常有拦路抢劫或私自设障的现象。那个年代笔者家庭主要负责山西界内煤炭的运输,在LF市XN段经常会遇到具有黑社会属性的团伙拦路设障,基本模式就是“要想此路过,留下买路财。”司机叔叔和跟班小哥哥基本都乖乖“上贡”,否则会鼻青脸肿挂彩回家。这些支出因没有票据,跟班小哥哥回家找父母核销账目的时候经常无法证实业务的真实性。尽管笔者父母知道有这样的现象,但是由于这些“黑道中人”经常神出鬼没,不是每次都会遇到这种状况(如碰到严打)。后来父亲亲自跟车(通过上有老下有小的哭穷等多种组合拳),以最大努力减少这类费用的支出,“黑道中人”偶尔发发慈悲,大部分还是狮子大开口(基本是我一学期的学费)。
有一天,父亲(在YC排上号的响当当的个体户)终于忍无可忍,叫他们的小弟(现场实施人员)告诉他们大哥,约个他们熟悉的地方,拜拜这位土地爷。后来父亲一个人骑着他心爱的125摩托车,一路从YC狂飙到LF,顶着他那因在空中飘荡太久已炸毛(父亲不戴头盔,这个做法非常不提倡)的长发,会见了当地的大哥,见了大哥,互报大名(有点武侠剧的感觉),来此目的,随即看了桌子上摆满的酒,来了一句“我先干为敬,大哥您随意”,然后秒杀了三杯(二锅头口杯)杏花村。这“大哥”虽然混迹“江湖”许久,但对这种阵仗还是头一次见,毕竟一口气吹了六两五十三度白酒,然后豪爽的来了一句“你这个兄弟我认定了,以后有困难随时找老弟”,随即二人开干。据父亲回忆,约摸着喝了四五个小时,怎么回到招待所的也不得而知。但收获是只要是笔者家车牌的车在其管辖的路段一路绿灯通行。那一次是我记忆中父亲第一次酩酊大醉(第二天又骑着他心爱的摩托车回了家),他喝下的每一滴、每一口、每一杯酒省下了N多的“过路费”。
P.S.:费用支出最有痛感的一定是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