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高企认定涉及的技术案例分析:舒筋活络灵枢经筋针

郭琪燕 / 2020-02-27
文字 正常
  • 标签:
  • 税案解析
  • 高新技术企业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闲暇与朋友谈起高企认定的过程,有盆友认为认定技术描述和写作差不多,纯属语言修饰,笔者对此不置可否。

    高企认定评审需要企业和事务所相互配合。然而,企业的接洽人员很多情况是财务出身,能将知识产权、财报、辅助账等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已属不易,提起来技术内容要求,往往是一头雾水。实务当中,有些企业在财务数据鉴定后会和专代事务所或者是专业认定团队合作,由专业人士对认定方面的技术把把关,毕竟每个企业的评审专家不会少于5人,其中技术专家不少于60%。因此,技术上的准备也是马虎不得。如果只是一味粉饰技术先进性,而没有实质性技术内容,不仅体现不出企业掌握的核心关键技术,还会增加其认定失败的几率。

     

    本篇使用背景资料来源于专利公布公告网一则实用新型《灵枢经筋针》。

     

    摆出背景技术

    市面上对头面、颈肩腰腿痛、肌肉、筋膜、腱鞘、韧带、关节滑膜和骨膜等软组织损伤,通常以服药、膏药外贴、按摩、理疗、中药导入、针灸、严重者应用外科技术等方法治疗。传统的这些非手术疗法,疗效不够理想容易复发,难以根治。但是,外科手术则创伤大,切口愈合形成瘢痕可能加重软组织损伤,而且一般的施术使用有造成手指肌肉损伤的风险,压痛点需要术者反复用手指按压施术。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病症并能达到根治效果的特殊针具。

    描述核心技术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灵枢经筋针。以下是该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形中数字表示规则:

    灵枢经筋针

    1是针尖,2是针体,3是针柄,4是针尾。

    由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得知,该灵枢针属于医疗器械类,精确领属于生物与新医药——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新型治疗、急救与康复技术。

    结合权利要求书等资料,可知该类技术描述了灵枢经筋针的构造。灵枢经筋针本体包括了针尖、针体、针柄和针尾;该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连接方式:针尖与针体的一端连接,针体的另一端与针柄连接,针柄的末端还连接有针尾。对于针尖、针体、针尾构造和针柄的型号或尺寸有描述:针尖为剑头针尖、斜刃型针尖或平刃型针尖,针体长度为25-40mm,针体直径为1-3mm,针柄长度为50mm,连接针柄末端的针尾,呈卵圆形。

    挖掘技术创新点

    一种灵枢经筋针,灵枢经筋针的构造是灵枢经筋针本体包括了针尖、针体和针柄;并且该实用新型还进一步限定针尖与针体的一端连接,针体的另一端与针柄连接,针柄的末端还连接有针尾。针尖为剑头针尖、斜刃型针尖或平刃型针尖;针体长度为25-40mm,直径为1-3mm;针柄长度为50mm;针柄的末端的针尾,呈卵圆形。

    对于针尖构造进一步描述包括剑脊、剑锋和剑刃,并且剑脊与两条剑刃所形成的两部分凹面。斜刃型针尖包括针锋和斜刃,斜刃分布在针锋的两侧,所述针锋两侧的坡度为2-4度,所述斜刃与针体的中心线夹角为30-40度;平刃型针尖包括针锋和平刃,且所述针锋两侧的坡度为2-4度,平刃与针体的中心线垂直。

    针尖与针体、针柄依次粘结固定,一体成型。

    灵枢经筋针材质由不锈钢制成且外表面镀一层铬。对于针体长度具化标准为30mm或35mm, 针体直径为1.2、1.5或2.0mm。

    实现技术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将针尖设为剑头针尖、斜刃型针尖或平刃型针尖,通过针柄末端选取压痛点,利用针尖即可完成治疗,使得对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减小,并且见效块,疗效高,无副作用,无疤痕,不影响功能活动,手术后也不需要住院。

    该实用新型的灵枢经筋针适合通过对软组织损伤部位进行关刺、恢刺、短刺法治疗,以挑割、松解、分离横络达到减轻或根治各种疼痛,尤其是长期顽痛,可以治疗并根除如头颈面部腰背四肢的肌肉、筋膜、腱鞘、韧带、滑囊等软组织损伤形成的后遗症和压痛点,颈、肩、腰、指、腕、肘、髋、膝、踝趾关节的炎性疼痛以及与经筋相关的经筋内脏病。该技术对于治疗并根除颈椎病、肩周炎、顽固性腰腿痛、腱鞘炎、肘、膝、髋关节疼痛、跟痛症等疼痛病症具有针对性。

     

    编者结语

    经常有人提问:一个科技成果分别在国内外转化的,或转化为个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等的,为何只计为一项成果转化。映射到本篇实用新型,该实用保护的是灵枢经筋针构造。因而,对于灵枢经筋针技术和灵枢经筋针产品,谁先谁后关系已经明了——是专利产生产品,不是产品产生专利。几个成果转化的就计算转化几次,但同一成果转化不同产品或服务只能计算一次。理清了这个思路,自然也就明白了成果转化的“多对一”原则。

    郭琪燕雁言税语

    作者
    • 郭琪燕 怀赤子之心,修至诚之道;奉知行合一,登彼岸之桥——坚持原创,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财税人。 微信公众号:雁言税语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