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或有事项撕烂给你们看,这玩意儿绝对不是八字先生······
某公司卖产品,承诺保修包换。2019年12月销售产品3000万元。预计2020年会产生维修费300万元。
思考:300万元维修费是20年费用还是19年费用。
学过或有事项的孩子肯定会说,这个算19年的费用,19年要做一笔分录:
借:销售费用 300万
贷:预计负债 300万
我就想问一句:为啥呢?
书上说的,准则规定的,老师讲的。
那为啥呢,书上这么说,老师这么讲?
会计呐,背后有逻辑呢。
首先,思考第一个问题:从原因上看,300万的保修费是不是因为销售产品而引发的?
这是肯定的,因此,从因果匹配上看,销售产品是因,保修是果。
其次,思考问题二:收入和费用是啥关系?
这个嘛,一个是所费,一个是所得,没有所费,何来所得?承诺保修,促进销售,从这个角度讲,商品控制权在19年转移,19年确认收入,自然将费用配比在19年才合理。
上面两个问题,从保修费因果归属,收入费用配比上来分析,该费用都是19年的费用,这才是权责发生制。如果把费用做到2020年实际支付时,这就变成收付实现制会计了。
这个案例,是典型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我们来看看或有事项概念:“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这个概念里面,很多朋友只看见或有事项是不确定事项,而没有注意到前提:“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所以说,会计上的或有事项,不是八字先生江湖术士讲的或有事项,子虚乌有。
会计上的或有事项,这是有根的,事情在今天已经做了,只不过结果有不确定因素而已。会计上或有事项并非“未来一切可能”的事情都是或有事项,反而要讲究可靠性,上述300万,是要求能可靠计量才能确认的。如果一切“未来可能”都成了会计核算的范围,那会计就没有了可靠性,成为江湖术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