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准备为什么成为利润蓄水池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在注会会计第一章,讲到谨慎性原则时,明确表达不得计提秘密准备。我发现部分同学对啥叫秘密准备不是很清楚。
经测试,资产减值,我们会在账面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XX准备
这里的减值准备计提,属于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所谓秘密准备,就是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资产没有减值而故意计提减值,也包括恶意扩大减值金额。
举例:
一项固定资产,原值200万,使用两年,不考虑残值,按理说每年折旧100万,第一年折旧100万,没有减值,但是企业故意计提减值50万,因此第一年利润降低50万。年底账面价值50万(200万原值-100折旧-50万减值),因此下年折旧50万而不是100万,所以下年费用低,下年就可以更轻松实现利润目标。
秘密准备主要被“实施”在当年有超过预期的利润目标时,管理层担心下年业绩有压力,实务中如果今年利润完成超额实现,下年按照一定增长率预期做预算等,管理层会感到压力颇大,因此,可以通过秘密准备,降低当年利润,同时降低来年利润实现压力。
基于会计信息质量如实反映的要求,秘密准备不属于“谨慎性”,属于滥用谨慎性,破坏真实可靠的信息质量要求。滥用会计原则和会计估计,属于会计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