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财务三大罪状
最近乐视楼下讨薪的供应商、暴跌的股价、一系列的正版、盗版及杜撰演绎的各种话题又把乐视推向了风口浪尖,贾跃亭第一时间写了一封篇幅很长的公开信,看完之后单纯感觉贾老板太不重视财务工作了,以至于将公司形象闹到现在这番境地,更让人担心的是贾老板依然没有认清问题的根源,公开信中的内容也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所以也想搭一下热点,说说贾老板在财务问题上的三大罪状:
一、过度重视业绩增长
贾老板在公开信中提到:“上市公司乐视网前三季度营收168亿,较去年实现翻倍增长。”
业绩是公司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这点不容否认,但发展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的前提是资金流不出现断链。现在这个时间点还在谈营收,意义何在。更不要说后面公开信中提及的硬件免费策略,这样增长的营收是否能持续,是否可以保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二、盲目扩张带来的压力
在腾讯对贾跃亭的访谈中可知,大半年时间,乐视全球从6000人扩张到13000人,然后又表示要采用末位淘汰的制度进行人员更迭。
这样的说法只能说明贾老板招人的时候即没想好需要员工做什么也没想好什么样的员工适合他,再深入一点就是公司目前没有全面预算和岗位责任,公司人员招聘和去留都是随性而为。极有可能就是业务部门提需求,HR去招人,招来不合适就闲着,招来用得上就轮轴转。
提醒各位看观们一点,跳槽去这样的公司要自己承担是否合乎企业需求的风险。同时也要给贾老板强调一句末位淘汰一般都是违法的,不要供应商讨完薪,又让员工来讨薪,如果出现员工的劳动仲裁那严肃起来是可能导致冻结银行账户的,不要让这样的一幕出现在乐视的楼下。
说到这里有人会觉得这关财务什么事?扩张也好、招人也罢,哪个也不是财务能做主的。但我认为这都是财务的失职导致的。公司的财务基础怎样,可供融资的资金提供方有哪些,公司目前的人员数量及成本,各部门的收益与人均盈利情况如何,因为没有数据做参考,所以贾老板才乐观的估计了形势,大肆招兵买马,但城有多高粮有几厚,估计在做出决策的时候没有人能给意见,那么势必就跟着感觉走了。
三、没有资金预算,更没有全面预算
出现供应商拉横幅讨薪的状况,我觉得对于乐视这样一个体量的公司,绝对算得上一次重大事故,结合上文提及的盲目招人带来的人员冗余,可以说公司是没有财务预算的,或者即便有预算也是一纸空谈。
财务层面对于公司的资金状况没有一个进度把握,而贾老板经常提到的某月采购成本达到几十亿,也都只能说明公司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更没有对现金流量表予以重视,没有对资金安排及使用做出充分的预估。哪些是硬性开支,哪些是可以适当延期的支出,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放缓的,公司财务部门并没有自己的尺度,这是导致供应商楼下喊话的根源性原因。
很多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财务就是一个被架空的大出纳,因为业务人员一句“我们不快速占领市场就只能退出市场”,就抵消了财务人的苦口婆心和千言万语,更何况财务人员在老板眼里就是公司的后勤部门,融资有模版化神话化的BP、业绩有新增注册数和月活数,那些负责融资的大神们恨不得直接在财务报表的数字后面加上九个零就是明年的业绩,财务此时只能逆来顺受,不敢高声say NO。
不知道贾老板有没有真的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还是觉得混过年底就又是一个春天,但看到这样的公开信,特别是贾老板说明年年薪只拿1块钱的时候,我心里面的潜台词是:1块钱都不给你。就这样的财务管理水平,未来只会更多坑等着您,您的工资又能象征性的1块钱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