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刘凤委:暴利的春天,落寞的秋

​刘凤委 / 2016-07-10
文字 正常
  • 标签:
  • 暴利
  • 刘凤委
  • 财经视野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尽管在同一制度下,企业之间还是有差异,一些企业在好的年景就进行了提前布局,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不过度依赖煤炭,到了今天这些企业的日子就相对好过一些。

    刘凤委:暴利的春天,落寞的秋

    去年夏天,第一次去了内蒙鄂尔多斯,行走在东胜区宽敞的马路上,仿佛进入现代化大都市一般,到处灯火明亮,唯一不同的是人太少,一到了傍晚时分,人流从东胜区返回老城区,让诺大一个现代化都市瞬间冷却,这可能就是它被称为“鬼城”的原因吧。可以想见,几年前这里一定热闹非凡。我的好友老家在陕西神木县城,几年前那里可能是全国五星级酒店最多的城市,车水马龙的煤炭生意带来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地方政府号称将对所有常住居民实行终身免费医疗。现在看来,不知道终身免费医疗实施情况如何,也不知道那些繁忙的五星级酒店是否同如往常。

    刘凤委:暴利的春天,落寞的秋

    今年夏天,利用授课的机会走访了几家大型煤炭企业,日子好像比往年更难过了。煤价现在是以往价格的三分之一,减薪、裁员这些手段已经不足以让企业从沉重的压力中走出来。新进来的员工由于忍受不住过低的工资,纷纷离职;以往红火的煤炭职业学校也开始变得冷清,这些职业学院曾经一度由于煤价的走强而爆满,有时只有家长在煤炭行业工作才能够获得一个入学指标。什么原因让煤炭企业走到今天?我们可以举出一大堆利用,曾经在课堂上让研究生总结煤炭企业低迷的原因,大家把PEST分析、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传统战略分析工具全用上了。宏观经济环境不好,经济周期下行,这是大家共同的说法,也是很多煤炭企业企业共同的理由,包括节能减排的要求、出口的乏力、下游产业萎缩。现在的情况,不仅仅是煤价低、卖不动,而是即使卖的出去,何时收到款还是个问题,产业链的债务传递效应在这些行业表现的非常明显,只要看看下游的化工、钢铁、电力就能够想象煤炭企业的苦日子。在企业中跟我聊天的人,也很无奈,只有当他们向我回忆过往的好日子的时候,你才能看到阳光中泛出的神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过去?”一位老员工似乎在自言自语着。

    刘凤委:暴利的春天,落寞的秋

    记得几年前在煤炭行业最火的周期,我和几位煤炭企业员工吃饭,旁边的大姐特别能喝酒,她边向我敬酒,边诉说着往事。她的酒量是练出来的,还曾经获得过城市小姐称号,凭着自己的努力,开始在企业中暂露头角,但当时煤炭特别难卖,所以她负责销售时往往是喝一杯酒,就卖10吨,业绩就是这一杯杯酒拼出来的。其实煤炭行业不都是好日子,苦日子也多了去了,但苦日子谁还会记得呢,日子一旦好了,就总想着好上加好,没人关心以前,也没人考虑为什么会好起来,不好了怎么办。有一次与中国神华集团财务总监张克慧女士聊天,她说国资委对神华账面上留存的大量现金不是很满意,因为国资委认为现金不创造价值,为何不增加投资。她给出的答案是:我切实经历过煤炭业的苦日子,即使知道现在好了也没有忘记过去,煤炭企业要有风险意识。这是她在煤炭行业好的时候跟我说的原话,但现实中在煤炭业的好光景到来时,没有几家企业还记得过去,大家拼了命的多产煤,多开矿,每年都要增长,要收入;政府要GDP排名,更是强制企业高速增长,企业当家人也深知增长就是硬道理。用一位煤企企业老总的话讲,收入是政治任务,是决定当地经济增长、企业能否入选500强的最重要指标。在收入增长的指挥棒下,企业大规模扩张产能,考核关注的不是效率,而是规模,投资一个矿井,30-40亿,回报率多少不重要,能产煤卖得出去就是收入增长,就是产值和GDP。这30-40亿矿井的固定资产投入,大部分是通过负债融资获得,因此从财务上就表现为一方面固定资产的大幅增加,一方面负债的快速增长。在行业好的光景,随着固定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增加,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的双向作用会导致公司利润大幅上涨;但是当环境变了,煤价大幅度下跌,收入快速萎缩的时候,固定成本却刚性的保持不变,表现为固定资产折旧高、利息高,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双重作用导致利润大幅下滑,几乎都是给银行打工,全行业90%陷入亏损。可是越亏还要越生产,因为企业要保持日常的现金流,以应对工资支付和利息支出

    刘凤委:暴利的春天,落寞的秋

    如果仅仅是利润下滑,好像也不重要,收入不下降就还能保住GDP、维持500强,可是煤价跌去2/3哪可能收入不下降,收入下降怎么办?先是从业务上入手,调整业务结构,目前大量煤企的收入比重中煤炭收入只有一半甚至更少,多半都是贸易收入,物流贸易是近几年所有煤企最关注的产业,不是因为赚钱,而是能够确保产值和收入。道理很简单,990万的成本,1000万卖出,利润不重要,收入实现了;最简单的方式是可能都没有真实的货物流转,只要大家彼此之间相互倒账,你我他轮流转,大家都有了收入,彼此心照不宣。或许合并报表也是一个手段,利用“控制”的职业判断,可以将大量非控制企业并表,也可以实现收入快速增长。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保住了500强,地方政府稳定了GDP增长。

    刘凤委:暴利的春天,落寞的秋

    我不知道煤炭企业什么时候能好起来,我只想说等下一次行业繁荣期来临时是不是还会重复这样的故事。可能我们所强调的经济周期下行、经济环境不好并不是主因,从事煤炭行业本来就要考虑好这些问题,好的时候就要未雨绸缪,为将来发展布局,而不是等到危机来临时开始想着转型、想着风险控制。目前很多煤炭企业开始要加强应收款风险控制和业务流程管控,认为是内控制度不好才导致风险过高。或许内控流程存在执行的问题,恐怕最重要的还是治理和战略层面的事。政府要政绩、企业要业绩,谁会关心未来会怎样。当然,尽管在同一制度下,企业之间还是有差异,一些企业在好的年景就进行了提前布局,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不过度依赖煤炭,到了今天这些企业的日子就相对好过一些。

    刘凤委:暴利的春天,落寞的秋

    在和企业员工交流过程中最大胆的一个观点,却让我以上的分析都没有了意义。有人说大不了债务重组,国家也不会让我们这样的企业倒闭。是啊,国企以前不都是这样,企业发展不下去了把债务转给银行,银行活不下去了把债务转给国家,债务实现击鼓传花。大家都是软约束,都不会破产不会死,就是不知道国家会不会破产。好像希腊已经国家破产了。

    不知道煤炭业的下一次春天何时再来。

    TA发布的文章()
    作者
    TA的热门文章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