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知名财税大佬年轻时代之奇人奇事
不知道为了什么,最近在技术上迎来了第三春。第一春就是03至05年,与赵大拿他们在视野互掐,第二春,是10年开始用咨询的思维做技术,第三春就是现在。春就春在,现在遇到个集团税务总就象遇到路人甲,遇到个合伙人就象遇到个路人乙,这些人集中大爆发,有点象贺岁电影建党伟业中一样明星大集中,露面的都是明星。然后我们在路边讨论一下技术,交流一下人生。如果把他们换成相同等级的美女,我的人生就太幸福了。其实年轻的时候,我对技术高手的兴趣远远在美女之上。到了中年,有了一点改变。各种技术流派精彩纷呈,技术人都是自以为是的,按自己的想法来理解技术,最后的固执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的固执。反思了一下,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仔细观察了兄弟姐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但是也没有人可以完美。自以为完美,就是到了固步自封的时候。这个毛病在中年人身最容易出现。坚持自己的特色,不是代表可以无视别人的长处,再次提醒自己。
最近最火营改增,人人头大,甚至于有更恶劣的,公然说,政策越难越好,不然要我们干什么。其实我也这么想。我希望天天营改增,年年营改增。改到人人都不会。但是神奇不在这里,神奇的是遇到了两个奇人。
奇人一,王敏,他是个房地产中介的技术总监,没干过房地产,但是神奇就在这里,一个没干过房地产企业的人,居然对房地产的理解比多数房地产的财务更精通,这算一棵奇吧。
今天故事的主角,却是更神奇的事。旭辉集团老大,请注意,是集团掌门人,大老板,不是职业经理人,曾经对营改增提过一个要求,要求进行供应链改造,从利润与现金流的角度,思考本轮营改增对公司的影响。这是目前我见过的最专业的对营改增的理解与要求,超出了多数财务专业人对增值税的理解,我甚至问了一个问题,难道他是财税专业出身吗?隔空发问。这问,问来了后面的故事。昨天旭辉朋友告诉我,他们大老板专门对我的书《房地产税收面对面》做了一个题词(或者是邮件?),推荐他们财务人手阅读,一个旭辉就买了一百多本。甚至有朋友跟我开玩笑,不来旭辉,不知道我这么知名。
人与人之间有缘分吗?我曾经跟赵大拿说过,不喜欢你的人永远不会喜欢你,喜欢你的人会莫名其妙的喜欢你。就象我家后面有几千株的桂花树,金桂飘香,我儿子就开始过敏,对于我儿子,最讨厌的莫过于金桂飘香的时节。
而欣赏,即使没有见过面,也可以这样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相互欣赏,相互赞美。赞美之后才知道,原来你这么牛啊。人生最可怕的就是跨界,当一个跨界的人出现了一个比专业人还高的素质,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