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历程|考了四年,换了三所学校,最终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考博历程(作者:水皮)
3月份,又到一年考博时,回想起当年备考的日子,心里总不是滋味。看到现在还在准备考博的,仿佛看到了我当年的影子。
2010年第一次报考,完全是一个小白,很傻很天真,一没联系导师,二不知题型难易程度,三不清楚录取规则,当时还觉着做的不错,专业课给打了个刚及格,最后总分未过线……
因胆小,从此不敢考央财了……
2011-2013连考社科院工经所,吸取考央财的教训,通过好几层朋友,找了所里的老师,老师很好,鼓励我考,还把一个博士生的联系方式告诉我,让我了解考试题型和难易程度,从那个陈博士那我知道了好多,包括专业课,基础课,英语的复习侧重点,复习方法,陈博士也明确告诉我社科院的录取规则,只要是英语过线,基本问题不大,当时还不懂啥子,英语真有这么难吗?
考完才知道,英语最难,GRE的词汇,专八难度的翻译,第一年英语考了47分,倒在了英语上,当年只有一个英语过线的,就考上了。我终于明白了那个陈博士说的,只要英语过线,基本问题不大,英语本来就弱的我,看不到天亮……
于是决定死磕英语,差不多有一大半时间用在英语上,结果2012年还是没有过线,其他专业课,基础课再好,有啥用呢……已经考了第三年,当时的我极尽崩溃。
2013年调整了心态,不能倒在一颗树上,于是同时果断报了北京交通大学,选择了别人不一定敢报考的导师,心里想就是碰一碰,一没有联系导师,二也没准备考试科目。。考上考不上也无所谓了,反正已经经历过三次失败了,还差第四次吗?
当时还是全心准备社科院的考试,三月份参加了考试,觉着题难度不大,心想可能有戏了。啥也没复习,一个月后,北交要考试了,媳妇说别考了,又没有准备,我硬着头皮说,“反正都交报考费了,就裸考去玩玩吧……”
等待出成绩的日子太难熬了,当时也想到了,其他力量或许能助我一臂之力,于是有一天去了八大处,许了个愿……
4月份社科院成绩出来了,还是没有过线,第三次倒在英语上……真与社科院无缘了……
5月份北交成绩出来了,参考往年分数线,差不多还能过线,找朋友,联系上导师,去拜访了一次,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7月初被北交录取了,考了四年,换了三个学校,最终走了狗屎运,估计老天都看不下去了,这人太执着了……
2010年第一次备考时,两个人,租着房子……
2011年第二次备考时,媳妇怀孕,考完了,孩子出生了,小三口之家……
2012年第三次备考时,孩子还不会走……
2013年第四次备考时,孩子会跑了,会叫爸爸了……
2013年8月30博士入学报道,报着孩子,骑着电动车,一家三口去的……迎新的师生看到我的眼光有点怪怪的……我挺自豪的,我终于如愿了,孩子见证她老爸的考博历程……
为啥能坚持下来,对研究的执着,看着好论文的那股冲动,虽然实证论文当时都看不懂,但还是喜欢的不得了……
考博一定要坚持,复习方向要对,导师要联系,现在排队现象很普遍,做好几年能考上的准备,打动老师的可能就是那份坚持;
但同时专业课一定要用心去看,用心作笔记,有论文发表最好,让老师看到你的潜力;
人品要好,许多后天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好人品是根基。
实在想安那份心,去许个愿,或许能灵验,呵呵!
在2013年5月28日等待考博出成绩的日子,闲着无聊,建了会计学术联盟QQ群(前身是会计学术交流群),没想到大家这么捧场,现在都1300多人了,群友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的会计博士点高校,而且现在都玩会计学术大联盟了,会计分舵群遍布全国各地,会计学术联盟微信公众号关注超过3700,当时我考博没有信息,走了好多弯路,我要建个网上交流平台,让真心喜欢读博士的朋友少走弯路,都能如愿。。
考博需要付出,需要真心喜欢做研究;人要正,不能坑老师的。
如果你还在决定要不要考博,我劝您别考了,如果有那份冲动,不是要不要考的问题,而是一定要考上的问题。
没有考,就想问毕业难不难,水皮说您那份心操得太早了,省省心,先考上再说。只要能考上,能吃那份苦,你就能毕业!
如果你有实力,就考那些录取只录前几名的学校,现在好多都改申请制了,这要看你的圈子有多大了,不付出,不去结交学术圈内的朋友,谁会帮你呢?
考上的,好好做研究,报答导师的收留之恩,争取少让导师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