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新征管模式推进中的几个真正难点

王涛 / 2021-06-27
文字 正常
  • 标签:
  • 税收征管
  •  
  •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一、高瞻远瞩

    中办 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智慧税务”,并以此为目标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无疑极具前瞻性和现实性。

     

    二、难点

    1、谁来做技术支撑?

    “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

    “功能强大的智慧税务”

    2、部门数据互联互通如何实现?

    “2025年建成税务部门与相关部门常态化、制度化数据共享协调机制”

    3、组织体系、岗责体系如何匹配智慧税务?

    “进一步优化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置”

    “强化市县税务机构在日常性服务、涉税涉费事项办理和风险应对等方面的职责,适当上移全局性、复杂性税费服务和管理职责”

    “加大人力资源向风险管理、税费分析、大数据应用等领倾斜力度,增强税务稽查执法力量”

    〔以上引用,都源自于中办国办的“意见”〕

     

    三、为什么是“真正”难点?

    (一)关于技术支撑

    智慧税务,肯定是依托信息技术。但这个“智慧”,纯粹依靠技术,并不能实现。

    还必须依靠高明的管理思想。

    1、技术,就要涉及:芯片,底层软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等等等。

    谁来做?

    中国的企业做,还是外国的企业做?

    必须国产,还是可以引进?

    2、管理思想,就要涉及:

    (1)了解或者说精通税收管理

    (2)深刻把握新技术革命下人工智能等各项技术的进程

    (3)既能把握科学的税收管理,又能驾驭新技术革命下的技术进程为税收管理所用

    (二)部门数据的联通

    成立“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比如:

    1、部门间的数据系统,如何统一标准。

    2、国家在整体“智慧”上的推进节奏。税务不可能自己单枪匹马实现“智慧”。

    可以做集团推进的排头兵,但不可能脱离国家发展实际,自己单枪匹马实现“智慧”。

    3、世界的科技进步进程。

    中国科技能否实现追赶和超越,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智慧税务、智慧国家的进程。

    (三)组织体系、岗责体系的改革

    1、在智慧税务的“智慧”足以替代人工之前,明确职责,仍然是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智慧税务又是渐进的,人工被替代也是渐进的。

    如何动态地调整组织体系、岗责体系与“智慧税务”匹配,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2、税收是契合在财政体系中的一部分。税收不可能脱离财政体系独立存在。

    财政体系和国家政权捆绑。

    “智慧税务”如何协调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如何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这个需要“智慧”。

    一厢情愿地“智慧”了,不能满足各级财政的要求,可能就不是“智慧税务”,也无法真正实现智慧税务。

     

    四、结论

    智慧税务是,新技术+创新管理+社会整体协同

    是一场技术革命推动的、伤筋动骨的深刻变革。

    方兴未艾,来日方长。

     

    只有实践可以解决难题。

    王涛税收实战

    作者
    • 王涛 微信公众号:税收实战
    热门作者
    • 吾税老师 兼职培训师、总局大比武纳服类第一名
    • 丁坤 注册税务师,省企业所得税人才库、反避税人才库成员...
    • 范晓东 中欧商学院、高顿商学院讲师;财务第一教室高级讲师...
    • 尹成彦 原注册会计视野网创始成员、站长; 中国会计视野创...
    热门文章查看更多>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