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休息”指南
任何的专业知识,都不如酒池肉林中来的更快活,人之所以为人,那就必须享受人间烟火,就必须拥有七情六欲。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常常靠一腔热血工作,然后靠一杯咖啡续命,最后靠着最后一口气死撑。
学财务,干审计,是一项高危工作,除了拼才智,还得拼体力。
然后,拼体力的关键就在于,不是看谁撑的久,而是看谁恢复的快。
有两种审计员,一种是每天都在接受和处理不同的信息,早晨起来学习CPA,看案例,到了公司之后开会,研究客户的资料,在各个项目的群里回复几十条信息,甚至还要安排不同的工作,到了晚上,写PPT,写报告,回复反馈,开电话会议等等。这种人,大部分是骨干为主。
还有一种,就是上午做底稿,下午做底稿,晚上做底稿,哪怕底稿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了,还得耗在那里跟着加班。
你可以想想你属于哪种情况,有时候,这两种状态也是互相交替的,我们要知道我们是如何被消耗的,才能知道如何休息。
所以,有时候,我们很多审计员就是专注于一件事,底稿。
而有时候,需要处理不同的事情,不同的信息。
如果你每天处理大量的不同的信息,那么你就会丧失专注感,正在做一件事情,突然被另一件事情打断了,长期以往,你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安排工作,很多工作被越来越多的遗留下来,交织在一起,大脑一片茫然。你的大脑就被这些事情所侵蚀。这时候,你要做的,是清空大脑的垃圾,降低大脑的负荷,重新梳理你的工作。
而如果你只是专注的做底稿,做着做着,你的大脑就感觉转不动了。这时候你需要的是转换一台大脑,让你的大脑散散热。
我今天在家,闲来无事,发发呆,看看电视,打打游戏,葛优躺一天。
而前几天,为了完成一项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每天就是在写作和工作。
你觉得这两种状态哪个更累呢?
我今天跟朋友说,我怎么觉得我打游戏比工作还累。
葛优躺,看电视,打游戏,结果感觉坐都坐不住,去床上躺了半天。而前几天我工作的时候,忙碌了一天也没有感觉这个椅子会坐不住。
我今天看到一个内容,说虽然我前几天在专注的工作,但是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工作,这种有意识的大脑活得会耗费5%的能量。
而今天我一天都在休息,但是我的大脑并没有闲着,不管是发呆还是看电视,大脑都在神游,而这种无意识的神游,会耗费我们60%-80%的能量。
这种看不见的消耗能量,是让我们产生疲劳的最大的因素,因为虽然我们在休息,但是大脑并没有闲着。
尤其像我这种,看似发呆,其实从未放空过,各种念头,各种想法,接二连三的涌现。这就会导致大脑卡机,甚至死机,因为程序开了太多,内存不足。
为什么你做底稿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就跟电脑越用越慢一样,大脑在使用的过程中积累了太多的系统垃圾,占据了内存。
所以,我们工作往往从激情四射变得低迷,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清理软件来清理一下。
如何让大脑休息呢?
1、专注的干一件不费脑子的事情
很多时候,看起来表面发呆,其实内心汹涌澎湃。
中午吃海鲜还是火锅?
她为什么不爱我?
明天要不要上班?
还有一张表没做完?
我们大脑的后台程序太多了。
所以,我为什么会经常写作,哪怕是写的不好,我也一直在坚持写。
我朋友说,你又不挣钱,写它干嘛?
我说我已经坚持了快20年了,虽然我的字写的不好看,但是可以写掉我内心的繁杂。
想到什么写什么,它并不费脑,但是它可以让你专注于写作之中,而清空了大脑其他的程序。
之前还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做饭,做饭也是可以让我放下包袱,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
有时候我还喜欢拍一些视频,设计一些剧本,都是同样的原理,因为做这些事情,可以让我的精神在专注中而松弛,提取惬意和力量。
2、善于记录
有句话叫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一直坚持着,能用笔记下来的,就懒得用脑子记。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因为现在的信息爆炸,我的工作内容又多元化,而且我的想法和点子又多,随时可能冒出来。
这就像我在不断的给自己的电脑装软件一样,一个想法串联着另一个想法冒出来,就像一个软件流氓捆绑着一堆软件装进来。
这也是我们目前很多人的问题,输入了过多的信息,就会形成信息垃圾。
首先,每天我会把那些忍不住惦记的事情先做完,这些事情不做,就永远惦记在心里,有时候会惦记很久。
而我们经常遇到,既惦记着,又想做,又难以行动。这通常是那些很重要却又不太容易做的事情。
就比如我们考试,哪怕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在上考场前,还是会忍不住多背几遍,确认自己有没有记住。
然后,当我有新的想法出现的时候,我会用手机及时的记录下来。记录的过程,就是把这些内容从大脑中拿走的过程。就比如你把这些想法,移动到了一个U盘一样。当每天的事情忙完,临睡觉前,再把这些想法重新拿出来看一看。
之前有朋友问我,怎么写文章,为什么我可以坚持一直写。
其实大家看我写的东西,并不是我想好了才去写的,也并没有提纲,有时候想到哪写到哪,是因为,通过写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3、干点别的
有时候我们想一个问题想不出来答案,不停的想,但是感觉脑子像撞上一面墙,就是没有任何的突破。
其实这种状态,就像是你的电脑卡机了。
这时候我们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重启。
去看看电视,找人聊聊天,到外边散散步,回来之后,可能大脑就很变得清晰和开朗。
我经常大半夜的一边在外边散步,一边跟朋友聊一些问题。
前几天有个朋友说,你怎么大半夜的还在外边瞎逛啊,我说找灵感。
疲劳时,就要适当的休息,有时候中午困的时候,哪怕小睡十分钟,都可以精力充沛,而没有这十分钟,就会持续一下午的疲劳。
4、喝点鸡汤
虽然很多人很鄙视鸡汤。
但是,酒和鸡汤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
喝酒麻痹自己,喝鸡汤补充自己。
比如,我们每天上班,总有那么几天就是不想上班,总有一段时间觉得同事和领导是个傻×,总有时候觉得时间又浪费了。
心累,不想工作,上班像上坟。
但是有时候,我们突然看到一句话,听到一首歌,就一下子被治愈了。很多事情就一下子被释然了。
我桌子上有很多这种书,比如我最近在看的《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这是我的一个老领导,也是目前国内一个大地产集团的总裁专门推荐给我的。
我有一个笔记本,我起名叫做《半点夜话》,这个笔记本里,就记载着那些击中我的句子。我也时常在寻找和等待自己被某些话和句子所击中。
心灵鸡汤不是用来麻痹自己的,酒才是。
这些鸡汤,是为了寻找一些修复自己的技术,给自己已经生锈的大脑加些润滑油。
另外就是多读书,多涉猎。
我经常混迹于其他的圈子,去讲财务的故事,而且他们都听的津津有味。
前天我跟一个朋友吃饭,她说,原来财务还可以这样。
通过这些方式,让自己的认知脱壳到蜕变,来升级自己。
还是那句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很难再向年轻时那样,可以三天不睡觉的工作。
然后我们能拼的,不是坚持多久,而是有张有弛,在透支自己之后,谁可以更快的满血恢复。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