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感悟|如何将工作丰富化,实践分享之一
分工是种恶,不仅把工作的整体意义给模糊了,还让人们陷入一种单调机械的局部劳作之中,久而生厌,激情全无。
有个匠人曾经这样抱怨道:以前我为别人做鞋,先量脚,再制作,最后让顾客在我面前试走,从头到尾全过程由我一个人把控,那种自豪感别提了!现在可好,我被按在流水线上订鞋跟,而且只订左脚,右脚长什么样都快忘掉了。

职业白领,虽然摆脱了流水线的机械性操作,但这种局部劳作的成就感确实是一样存在的。职场中有一种应对措施便是工作丰富化(job enrichment),但实际操作中好像无从把握。在最近做的一次培训中,很多人提到了这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今天就个人的经历谈一些体会。
每一份工作,稍微正规的企业,都有一份工作职责说明(Job Description,简称JD),上面写明了该工作的各项职责。JD好像中外皆同,唯一有差别的可能就是中国的JD上最后一项还写了这么一句:其它公司派定的任务。其实这一条写与不写并无实质性差别,美国人也不因没写就打官司抗命,国人也没见写了这一条就自觉做好,因为这种自上而下的条框规定有点被动的味道。

工作要做好,做到有成就感,有乐趣感,最好还是自己定义,主动投入。JD是条框状的、刚性和冷色调的,而实际工作却是不规则的、多头互动和充满个体激情的。
没有一个伟大的公司是完全照着JD来运作的,同样,没有一个优秀的员工是仅靠恪守JD而获得赞誉的。如何扩展JD的边界,无缝填满无可形状的具体工作要求,这需要每个从业者的积极心态和持守定力。
下面列举一些打破JD框框,将工作外延拓展或内涵丰富化的可操作方法。
篇幅关系,我会分三期介绍具体的的方法。
实践分享之一 挑战传统边界
公司历史越长,约定俗成的条规就越多。然而时过境迁,很多规定需要重新审视,更不用说起初的条例本身就不合理了。
我刚到现在的公司时,发现金融产品的理财收益是由总部负责的,无需区域财务官操心。可当我看到集团上亿的美元躺在美国总公司的账上守着几乎低得相当于国内日息的年利率时,便跃跃欲试,想做点贡献了。于是就向总部提议我以前在中国市场做过的成熟且无风险的高收益产品。

诚如所有新的建议,第一次提出时总会受到百般质疑。我为此事还专程飞往美国总部去争取(插一个细节,出差总部也不是想去就去的,但我觉得还是事在人为。当我听到销售部做一个新项目时需要中国财务测算跨境外加工的供应链成本时,我就自告奋勇要求加入与第三方在总部的见面会了)。
到了总部,再向我老板介绍,使出以前做推销的磨劲,最后终于开了个口子:允许我们先选一个最简单的产品尝试做一个月。我当时立刻接受了,心想:接受了鲜花,就不用担心谋不到约会了。到后来一点点渗透,甚至金融产品收益成了中国财务团队每年的一项考核指标了。
一次偶尔的机会,我看到了银行收益成了集团CEO向董事会表陈的一项重要业绩。让你的老板、甚至老板的老板因着你的努力而享受成果,这是一件最有面子的事了。
突破工作规定之陈陋条框,将日常的工作与公司的大目标或战略重点结合起来,找到大的图片之后,工作的意义与使命感一下就清晰起来了,这种意义和成就感带来的满足当属最高级的精神享受了。

当然,这里边很重要的是坚持,对的事情要坚持去做,哪怕遇到阻力。做好事,特别是因为去做超越本职工作的好事而承受压力,常常会有得不偿失之感,但不要轻易放弃。中间的困难,且把它当作成事者必经的熬练与孤独吧。
挑战边界,做的是公司的事,但成就的却是你自己。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