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哥谈中国会计教育界四大怪象
声明:本文针砭会计教育时弊,就事论事,不针对人,只是希望我们的会计行业能够多一分真理、少一分滑稽,得罪之处,还望海涵。让我们共同改进、共同进步、推动会计行业直面现实,改变面貌,希望以川哥微薄之力,推动会计教育向前走那么一点点,便是万幸!
一、罔顾技术事实
相信各位会计教育工作者都看到过中级财务会计里有这么一道例题,这是一道关于预计负债的例题,说的是某核电站,预计使用寿命10年,未来的处置费用需要进行折现,然后记入固定资产入账成本。
如果这道题数据准确,本身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核电站的使用寿命怎么会只有10年呢?日本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中国内陆都能掀起虚惊一场的抢盐巴风波,那么对于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核电站,怎么就只有10年的使用寿命了呢?
川哥查阅了相关书籍和网络资料,令人遗憾的是,中国非常权威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和各大教育培训机构无一例外的使用到了这个10年的数据,实在是令人非常的遗憾。想我浩瀚会计行业,芸芸1700万人之众,竟无一人对此提出质疑,表示遗憾!莫非例题编写者仅仅出于计算现值方便而粗暴的使用了10年的使用寿命?难道编写者还不知道Excel可以在十几秒内把上百年的现值计算完毕吗?遗憾至极!
二、歪曲自然事实
相信每个会计人员都学过财务管理,学过财务管理自然都学过周转率,学过周转率就学过周转天数,在所有的100%的例题和习题里,全都使用了360天除以周转率得到周转天数,川哥不禁想问,每年明明有365天或366天,为何偏偏要使用360天?
也许有人说,这是因为需要考虑放假的时间,那么川哥要问,难道放假就仅仅放了5天?光是过年假就有7天,那么5天的扣除数据又是从何而来?换句话说,即便是只放了5天是事实,也不应该扣除,因为这是正常的放假,是合理的范畴,采购原材料的合理损耗尚且不计,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正常中断尚且不计,偏偏这放假就要计较?
根据川哥的观察,此举仅仅是为了相除之后得到一个整数,从而让例题变得更加便于计算而已。可是,川哥就不明白了,仅仅为了计算得到整数就要改变大自然的法则吗?就非要把365天变成360天吗?令人感到滑稽的是,出题人每次都要在题目后面打上一个括号,括号里注明一句“一年按360天计算”,这不是心虚又是什么?
三、自欺欺人的马赛克
在几乎所有的例题和习题当中,只要涉及到年份的,都要打上一个马赛克,如2×15年,川哥经常读为“二叉一五年”。这里的×明明就代表是0的意思,那么又为什么非要搭上马赛克呢?是为了保密吗?还是为了什么?即便是为了保密,那么这个马赛克无疑是打到耳朵上了,因为小学生也知道这是2015年,因为还没有到2115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打这个马赛克呢?川哥猜想,也许是为了出题失误之后的更多解读自圆其说,可是这样的自圆其说,又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四、老旧方法大行其道
会计人都学过财务管理,学过财务管理就肯定学过内含报酬率,在计算内含报酬率的时候,经常在各大教材里提到插值法。然而,这个所谓的插值法真的准确吗?
众所周知,如果是债券之类的大资金,这样的插值法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更何况,在excel如此方便、快捷的今天,一个单变量求解就能够在十几秒钟内轻松解决的问题,非要采用这样粗糙的方法进行计算呢?
更为遗憾的是,为什么还要把这个所谓的插值法作为真理一样写在财务管理教材里、让所有会计学子人云亦云呢?难道教材不应该把这个计算的过程留给课堂自行解决吗?你只需要告诉最为精准的答案,这个过程,就让课堂来解决吧,莫要让这过时的老旧方法依旧大行其道。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