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借款费用的四张面孔
《会计》课本上有这么一句话: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
我们知道,企业融资的方式有两种: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既然是“借款费用”,顾名思义,应该就是企业进行债务融资的成本了。
由于债务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所以不同形式的债务融资带来的“借款费用”也就以不同的面目存在着。
1、邻家大哥——贷款利息
提起借款,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向银行借钱,也就是贷款。如果你看过银行的借款合同,尤其是大额的借款合同,你会在合同里看到它对“借款用途”作了规定,并且还会注明如果挪作他用,银行可以立时收回贷款并加收罚息。这就可以帮助会计师判断,这笔贷款究竟是“一般借款”还是“专门借款”。
借款合同上载有本金、利率、结息日、还款日。有了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测算出企业为借用这笔钱而付出的成本,也就是贷款产生的借款费用:
贷:银行存款
2、帅气二代——未确认融资费用
除了贷款这种最初级的债务融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高大上的债务融资方式:融资租赁。
在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进行账务处理时,我们会用到“未确认融资费用”这个科目。也就是下面这个分录:
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在随后每一期,我们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时,我们要写下面这个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从这个分录上你就能看到,这笔“未确认融资费用”最后计入了“财务费用”。嗯,你一定想到了,借款利息一般也是计入这个科目的。所以,虽然它们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但它们确实是一母同胞。
3、神秘女郎——利息调整
有时候,企业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但企业又不想通过权益融资来分散控制权,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发行企业债券,向“大家”借钱。如果你学习了应付债券这一章节,你应该还记得,如果企业折价发行了债券,那么在企业发行债券的时候应该作这样一笔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贷:应付债券-面值
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那么每个计息期内,企业都还要做这样一笔分录: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当你看到这个分录的时候,你一定也明白了,所谓的借款费用包括的“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指的是什么。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企业为了发行债券而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也都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里核算,所以,如果考试中问你这部分费用属不属于“借款费用”,记得把它们选上。
4、温柔海归——汇兑损益
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走出去之后,企业做生意就需要用外汇,就会有向银行借入他国货币资金的需求。这其实和普通贷款的差异不大,但由于外汇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会因为汇率而出现损益,所以,这部分外币借款的汇兑损益,也属于“借款费用”——
记住,是外币借款的“汇兑损益”,而不是所有的汇兑损益。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