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朋友的公司?跨部门沟通应该谁负责?新经理的第一天?
无名的解忧杂货铺继续开张营业,今天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问题一:朋友在医药公司做财务全盘,现在业务量大邀请我过去,这个机会要去试一下嘛?
无名个人不建议去,原因如下:
* 听起来前景一般,本来就是一个会计的工作,只有一个会计的公司。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前景在哪里?
* “朋友”这个关系很微妙。“亲兄弟明算帐”我同意这个逻辑。大多时候,朋友关系碰到利益只会使简单的问题也变得复杂了。你好意思多要钱不?不好意思,你就自己吃亏;好意思,你好意思的让你朋友吃亏? 以后工作也一样,工作量的问题,分多了你好意思拒绝不?分少了你好意思的不?
*大概率是以后工作不会太“顺心”,还少了一个“朋友”。
问题二:应付会计,领导不管事儿,让我自己去跨部门沟通。但是我去采购部要合同发票等资料对方总是不配合,我的工作要怎么改善呢?
*领导“不管事儿”:是领导不管具体事儿,还是领导大事小事都不管?针对采购部相关的工作,流程有没有?具体制度有没有?如果有,领导让你去执行,这个没有问题。跨部门职责的澄清,部门经理出面会比较好。如果有章可循,只是具体偶尔有人不配合,这个领导期望你能自行处理是合理的。
*工作中碰到不配合的同事是常态。如果流程很清晰,只是采购部某个人不配合,你判断一下是他对你有偏见还是他能力的问题。如果他对其他人都还好,那你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说话方式欠妥。如果是他的能力问题,你尽量帮他择清楚他应该做什么。说的越清楚越具体越好。有时候所谓“不配合”是我们的要求人家达不到,我们说太多财务的术语人家听不懂或者懒得听。或者,是我们自己其实也没完全梳理清楚,我们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要求。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面对面聊开,达成某些共识。然后正式写会议纪要,抄送两边的领导。记得写的一定要客气,让对方觉得你这是在记录你们两个人的工作业绩和成果。而不是让对方觉得你在告状。一定要先面谈,再写邮件。写会议纪要主要目的是防止对方做个一两天又不想配合了。侧面也是让你的领导明白,你在努力的自己解决跨部门的问题。
*如果没有具体的政策可以遵循,两个部门矛盾又比较深。你需要做的,是把现实的问题写清楚,然后给出整改建议,去找老板谈。不是把球踢给老板,而是想好解决方案去找老板拍板或者取得老板支持。如果你想了改进措施,老板不想改变现状,你就把问题说清楚了就好。不一定流程越健全,越细,就是对公司“越好”,这个让你老板去判断。会计总是倾向于公司越正规越好,流程越清晰越好,内控越严谨越好,风险越小越好。从整个公司的角度,也不一定,总是需要权衡风险,收益和成本的。(红线问题除外)
问题三:新上任的财务经理,第一天需要给大家讲什么啊?
你上任有些天了,第一天给大家讲的啥?(比较重要,紧急的问题,鼓励用微博问答,我会48小时之内回答完毕。)
个人的经验:一般简单介绍自己就好了,主要是上一家的职位,职责,工作年限以及其他相关的工作经验。为了气氛融洽可以再分享一点儿私人的事儿,比如家庭状况。如果介意隐私,可以分享业余爱好。最后一定是客气一下,表示对这份工作的期待,谢谢大家的热情什么的。
推荐一本书叫《创始人》,是美国迈克尔*沃特金斯写的。这本书的书名有些误导,实际写的是当你升职或者入职新公司的时候,前几个月应该做的事情,或者可以翻译成“新管理者如何度过第一个90天”。
书里面很多观点我个人都很赞同。
比如:警惕这些陷阱:
*“很多人会固守你擅长的事情”,“你是一个锤子,看谁都是钉子”。
很多“大公司”出去的,都会抱怨小公司流程混乱。而事实上,你在大公司的时候抱怨公司决策效率太低,恰恰是因为流程太“健全”。我们习惯了流程化的世界,就期望把新的环境也用我们擅长的流程去解决。很多人“死在”试用期,就是这个原因。不接地气,或者不知道入乡随俗。
*“必须行动”: 我必须干点儿什么。还没看清之前,不发表意见;还没想清之前,不急着行动。
再比如,书中提到的要“主动沟通”:
*不要离上司太远
*不要让坏消息吓到上司
*不要只带着问题去找上司等
上面几点在我以前的文章里面也都提过。
刚刚入职,刚刚升职的管理者,可以看看这本书。
晚安,
无名
2021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