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工具准则其实只是换了一身皮
声明:本文由会说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国会计视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关于新金融工具准则,从报表中来看,好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报表的项目,改的改,加的加,其实不要怕,因为工具还是那些工具。
首先我们先看报表的变化,如上图所示,资产负债表中,最大的变化是资产方面,除了以上列出之外,还增加了新的项目“应收账款融资”。
新金融资产准则中,最典型的变化就是由四类金融资产,划分为三类金融资产。
我们都知道,原来的四类金融资产的划分依据是根据持有目的划分的,为了交易目的持有的划分为以公允价值变动且记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准备长期持有收取利息的债权,我们把它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然后对于可供金融资产的定义是没有划分为以上金融资产的,也就是它结合了以上两者共有的特点和均不具备的特点,也就是既会较长时间持有,最终目的也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以变卖和交易来赚取收益。
而新的金融工具准则,虽然说是取消了这种分类,其实它们并没有告别,原理跟以前其实一样,只不过换了身皮而已。
比如,新准则要求,金融工具的划分依据SPPI和业务模式。通常的做法是先进行SPPI测试,再进行业务模式测试。
在这两项测试之前,还有一项选择权,也就是公允价值选择权。